砍掉产品80%的功能 集中力量把那20%做到八十分以上

昨天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句话:“砍掉这个产品80%的功能,集中力量把那20%做到八十分以上”。作为一名基层码农,这本是一句对某些产品状况无可奈何的吐槽,没想到收获了很多不明真相群众的赞扬、反驳以及误解。

为什么产品要做减法?

  当然,这的确是一句很没溜的话,砍掉产品功能当然不能儿戏,何况砍掉80%。而80%、20%显然也只是不准确的感性数字。那么为什么要砍掉产品功能,砍掉哪些产品功能,以及如何砍?

  个人认为,根据与用户需求、产品主旨的契合度,产品功能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核心功能:例如搜索引擎的搜索功能、IM的通信功能、电子商务网站的购物功能、门户网站的内容发布功能等等。这些功能直接满足用户需求,是产品最核心的部分。不用说,这些功能只能逐步强化精细化,绝不应该砍掉,除非产品转型;

  2,系统工具:例如社交网站的私密通信工具,电子商务网站的搜索工具、BBS的用户管理功能等。这些工具并不直接满足用户需求,但却是满足用户需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些功能有可能利用的频率并不高,例如网站黑名单功能,但却是一个成熟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绝不可以因使用频率低而更改其主旨,更不应该砍掉;

  3,附属功能:例如QQ的QQ秀与好友印象、微信的游戏、百度的贴吧等等,这些功能满足用户的附属需求,它们附着于主需求之上。良好的附属功能是产品微创新非常重要类型,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4,附加功能:例如搜索引擎与门户站点的广告功能,给其它产品导流功能,以及“与产品主旨无关的功能”;

  产品做减法,更多的是第四种。部分功能的附加是无奈之举,例如广告,这部分功能不是不应该砍,而是不能。能砍掉的更多的是“与产品主旨无关的功能”。那么,何谓“与产品主旨无关的功能”?为什么又要砍掉它?

  数年以前,谷歌出了一款叫做iGoogle的工具,一时风靡。这款工具上,用户可以把自己需要的功能添加到一个页面上,包括自己的邮箱、日历、天气预报、记事本等等。在这个页面上,可以只登陆一次,做很多工具的事情,非常美好,中国包括百度网易等很多公司都做了类似工具,但逐渐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用户不习惯这样用系统,用户只希望在一个平台上满足自己的一个核心需求。去饭店就是去吃饭的,去电影院就是去看电影的,去图书馆就是为了借书的。正如同上百度就是为了搜索,上QQ就是为了通信,上人人就是想看看同学,从来没有一个平台能把所有用户需求都满足。

  产品主旨的选择是非此即彼的,是人人就不能再是微博,是微博就不能再是微信。同样的功能,不同的细节与呈现方式,会使得产品的主旨并不一样。人人、微博、微信都有长短内容发布功能,都能跟用户建立关系,都能看到用户的发布信息,这些功能点很类似,但是其功能的细节不同,于是它们是不同产品,用户对于它们的定位与期待是不同的。

  所以电影院不能再去添加饭店功能。当然,在电影院可以出售饮料与爆米花,因为满足的是用户“看电影时候的就餐需求”。饭店不能再去做电影院,但在饭店放一个电视往往也可以提高就餐者的体验,因为满足的是用户“就餐时的娱乐需求”。刻意的附着与悉心的附加,两者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那么,是不是“附属功能”就越多越好呢?也不尽然。一个系统过多的“附属功能”,尤其是低质量“附属功能“的附着,也是一个灾难。产品功能都是消耗用户资源的,需要消耗用户的认知能力,需要让用户点击,需要消耗系统的位置。如果用户不用,或者用的太少,这些资源就白白浪费,浪费过大的时候,灾难就产生了,用户的将很难辨清产品主要功能,会看不懂系统,直接的恶果就是老用户的厌烦,新用户更是很难融入。

  总体而言,产品功能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越多就越能够给予用户更高体验。让产品承载多少附属需求与附加需求,需要良好的掌控把握。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发资源的有限。

  既然产品功能消耗用户资源,那么如果产品消耗的资源不能大于给用户产生的价值,就没有意义,甚至是负分的。如果说一个八十分的产品,可以给用户创造八十分的价值,那么只有六十分的产品,可能并不能给用户创造六十分的价值,甚至不能给用户创造任何价值。

产品设计

把常用的功能放在显眼的位置, 能够轻松触及。 以前用过MS 的 WM, 里面的退出程序按钮真的是让人蛋疼的紧,好像跟你在说,“就是让你关不掉我”

一个好的状态过渡动画会让你感觉更加的舒心,特别是在等待的时候, 漫长的等待时间会让人抓狂,如果有一个动画或者是文字信息会好很多

 

认清市场和自己,界定能力的界限。在可以做的时候不做,是克制的智慧。

什么地方应该深入?什么地方应该浅显?为什么一个点击动作就需要如此心血,大家都喋喋不休的多任务却简单限制?在各种维度上,对“度”做恰到好处的把握,却非平常。

音符的重与轻,词句的增与删,色彩的浓与淡?

自古而来就是艺术

如何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并提高用户粘性

当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从一开始做好一些特定功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到现在分析用户行为、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做了很多也经过了很多,而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粘性,是我们做产品的人最关注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孩子”最终能够成长成什么样子。那我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问题该做些什么呢?究竟如何做用户行为分析?怎么做才能让用户始终使用你的产品呢?

一群互联网爱好者,聚集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群(217321695),共同讨论并分析了这一话题。

用户行为分析

一、     什么是用户行为分析?

对于任何事情,我们要想做好它就必须先了解它,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驾驭它。那么对一款产品的市场表现情况我们需要如何才能清晰地知道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用户对该产品的使用行为来进行分析。那么什么是用户行为分析呢?通过百度搜索我们知道:“用户行为分析,是指在获得网站访问量基本数据的情况下,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用户访问网站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网络营销策略等相结合,从而发现目前网络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修正或重新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以上只是很多种情况中一种———-针对网站的用户行为分析。那么,对于目前的互联网行业成千上万的产品,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定义用户行为分析呢?重新定义的用户行为是什么呢?

1、  分析用户行为,那我们应该先确定用户群体特征;

2、  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率。网站类产品主要体现在点击率、点击量、访问量、访问率、访问模块、页面留存时间等等;移动应用产品主要体现在下载量、使用频率、使用模块等等;

3、  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比如用户基本是每天中的什么时候使用产品。

综合以上说说的几点,其实用户行为分析可以这样来看:用户行为分析就是对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下载量、使用频率、访问量、访问率、留存时间等等)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用户使用产品的规律,为产品的后续发展、优化或者营销等活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     用户行为分析方式都有哪些?

既然是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那么在得到数据后,我们需要如何进行行为分析呢?分析方式有哪些呢?这里我们主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方式、侧重、优缺点。应该具体从何开始呢?

我们先说说用户行为分析的方式:

1、  网站数据分析。通过对每个模块的点击率、点击量、访问量进行数据捕获,然后进行分析;

2、  用户基本动作分析。用户访问留存时间、访问量等;

3、  关联调查数据分析。主要在电商上的相关推荐、你可能喜欢等等;

4、  用户属性和习惯分析。对用户属性和用户习惯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用户属性包括性别、年龄等固有的;用户习惯包括用户的一起喜爱度、流量习惯、访问习惯等等;

5、  用户活跃度分析。

综合以上可以概括为:以数据分析为导向、以产品设计反馈为导向、以对用户的调查为导向。

通过上面的分析方式,我们需要整理出每种方式的分析侧重点。那么,下面我们谈谈用户行为分析的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网站数据分析的侧重点:数据监测、挖掘、收集、整理、统计。

2、  用户基本动作分析侧重点:统计用户基本信息,比如:性别、年龄、地域,分析用户群体;

3、  关联分析侧重点:分析数据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4、  用户活跃度侧重点:主要是用户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分析为什么用户喜欢使用这个产品这个功能。

三、     用户行为分析的工具有哪些?如何做好用户行为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知道了我们需要做什么事情,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来提高效率呢?

1、  百度站长统计。网站流量统计、用户访问统计、页面访问统计;

2、  Cnzzgoogle analytics等统计工具;

要做好用户行为分析,除了需要对数据进行很好的分析处理外还要有一颗把握用户心理特征的心,知道用户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准确的分析。

11

四、     用户行为数据收集之后如何使用提高用户粘性?

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被解读出来的数据一定是主观的。那么我们要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为我所用呢?

1、通过各项数据展示网站运营情况,调整网站的运营策略;

2、通过用户操作的习惯,进行分析优化产品功能。(让用户用的更舒心即用户体验);

3、通过关联分析,拓展产品,挖掘产品价值(最大化的释放用户欲望或需求)即运营推广、用户体验、个性化挖掘。

伪需求与产品经理

作者:贾政经,来自:知乎

未经解构的需求都是伪需求。

“伪需求”是基于真实需求业余表达
需求就像璞玉,需要打磨。
伪需求就是那看上去像石头的东西。不经打磨就不会发现它是美玉,所以怎么做都是错
所谓解构,就是打磨的过程。
来一碗“你不知道就可以去屎了”的陈年老母鸡汤:
有一个岛上所有的人都不穿鞋。现在岛上有一个“产品经理”,他是该设计出一种鞋子来获得大卖,还是断定鞋子卖不出去所以找别的方向?
这面临着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小岛居民都住在海滩边,鞋子容易进沙子(也可以是任何某种原因),所以赤脚方便,所以“鞋子”在正常人看来是一种伪需求。
但经过分析,发现这里的人民的真实需求不是“赤脚”,而是“舒适”。于是类似凉鞋,或者不容易积沙的鞋子,就很可能大卖。在这里,“赤脚”就是伪需求,而“舒适地步行”才是真实需求。
另一种情况,这个岛上的人确实没见过鞋子,不知道鞋子有多好。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随便设计一种鞋子,因为新奇够酷,也有可能大卖。
所以,任何“产品经理觉得有用”,但市场反馈不好的“需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需求并未解构到最本质的情况,而非这个需求不存在。
另一碗鸡汤是“用户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二逼产品经理会去养殖各种各样的马,挑出最快的品种大规模繁殖然后推向市场;而福特造出了一辆车子。
不是说“用户需要一匹更快的马”是伪需求,恰恰这是巨大的真实需求,但需要放在发展趋势中理解这个需求。
从福特的这碗鸡汤中真正应该喝到的是——当面对日益膨胀的大众需求的时候,面对技术革命,产品改良是杯水车薪。而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汽车,更快的马当然一定会畅销!
iPhone的故事也是这样:用户需要更好的手机,但本质不是一台更“砖”的诺基亚,而是需要一台革命性的iPhone;而如果iPhone造不出来,更“砖”的诺基亚一定会大卖,毫无疑问。
当然,这也有特殊情况——如果你面对的是奢侈品市场,福特的车子弱爆了——你得给他们一批金碧辉煌的马车。
总结来说,世上要么“无需求”,要么“有需求”,没有“伪需求”。
需求理解的不对(拉屎拉不出)不能怪需求是“伪”的(马桶没吸力)。
“人人都可以发现伪需求,但是把伪需求变现为商业产品,才是职业的产品经理,所以,并非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哎呀,这是私货,请视而不见……)

20100326044848990

关于产品设计, 产品经理

产品的创新在于发现而非发明。认真观察生活里最难受的地方,下一个机会就在那里。

 

很久之前有人评选“毁掉产品经理的那些书”,《乔布斯传》名列榜首。当时一笑而过不大理解,可最近越来越体会这里面所蕴含的黑色幽默。《乔布斯传》教给我们梦想,可它没有告诉我们现实。产品经理们可以凭直觉、可以有梦想,但似乎更应该从身边发现。
番茄快点,这个在数不尽的餐饮类 020 产品中以小清新姿态脱颖而出的产品,对同样身为 PM 的我有不小震动。为什么它会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获得如此关注?我有一些感慨不吐不快,欢迎各位拍砖:

1. 发现而非发明。认真观察生活里最难受的地方,下一个机会就在那里

PM 虽然会天天为找不到好点子而掉头发,时刻把用户需求都挂嘴上,可这其中多少人是根本没有经过实际调研,完全自己凭借所谓的经验和印象,自己在杜撰用户需求?PM 们经常搜肠刮肚弄个自己觉得挺过瘾的产品出来,可到用户那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
像点菜这种最寻常不过的事情,谁也没觉得这里面有啥可做文章的,直到别人想到了,做到了才恍然大悟:我擦,我 TM 怎么没早想到?我们太不注重身边的细节了,在做产品设计时太没有耐心去发掘用户需求的痛点了。我们总是忽视这些细节, 反而更喜欢宏观的去谈战略、看模式。
以就餐这个环节为例,找好吃的餐馆、怎么去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优惠的需求虽然很强但没人能搞的定(优惠大、覆盖全)。剩下来的可不就是点菜、等餐等等就餐过程中最容易产生较差体验么?这些依然没有被互联网改良的,其实就是新的机会。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做餐饮的 o2o 产品,不是在找餐馆就是在搞优惠,要不就是会员卡和外卖,仿佛没有别的可玩。而这个 APP 却另辟蹊径,做出了一个有想象空间而且让人真的能用上的东西。想象空间不必多言,o2o 关键在于 to,点菜让 to 变得可能,之前 36 氪对番茄快点的报道里有明确说明。在我看来,“真的能用上”更显珍贵。番茄快点是第一个把点菜这件事做到“真的可用”的程度。
有的时候,新机会的难度和成本被我们放大了,跟着既有产品做竞争的风险被我们低估了。很多大佬都说过,找一个现在很小且有想象空间的方向,是创业最重要的事情。

2. 无处可抄,不如不抄

这些年里,国内大多创新基本靠抄,都是国外有个不错的点子,我们直接“借鉴”过来。可是拿来主义总不是个事,以 O2O 这个行业为例,Copy To China 方式就行不通。像“番茄快点”,我想美国是永远不可能产生这种 app,就餐习惯都不一样。事实上即便美国成功的 o2o 模式,也有很多在中国困难重重,Opentable 在美国很好,中国的预定就要差的很多。嘀嘀打车在美国也没有,美国的 Uber 放中国叫“非法营运”。所以整个都不一样,干脆别抄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关于这个产品还是有些冷水要泼。菜单数据是一个问题,据我的经验,一般的餐馆半年就会换一次菜单,换厨师也得换一次菜单,目前还不了解“番茄快点”的数据从哪而来,但这种复杂数据的更新势必带来很大成本。还有一个需要担心的是巨头的跟进,这是所有创业者都不得不想的问题。事实上,我怀疑不仅是巨头,“番茄快点”可能会掀起一股 o2o 的点菜 App 热潮。如果这样,也算是他的一个贡献吧。不管如何,在这个更难更土的 o2o 行业,还是向创新者致敬!

19300001248389133315645233872_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