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博客的经验分享

151600209832473[1]

英文原文:I’ve been blogging for 8 freaking years.

  随便写点啥

总有人会喜欢的,真的

  总有人从你不知道的地方找到你

就像你的声音在旷野中以某种方式呼唤和连接到他们一样

  人们会偷走你的每样成果

但无论如何,你的创意会更多,但他们不会

  不要被你自己的想法吓住了

因为这是你最珍贵的价值(除非你是写小说的)

  无论你说什么,总会有人黑你,

无论什么都会

  创造的习惯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我每天画画,这让我更好的思考

  没人看你的文章?没关系

分享本身就很有意思了,即使你分享的不是知识,只是咆哮体

  (看看微博是怎么发家的)

  工具在变,思维却是不变的

下一个大平台,大数据或者类似的这些东西,只是另一个让人们找到你的方法而已。

  大多数人没有写作天赋

但你要尝试从他们的文字之中发现他们的情绪

  这一点至关重要。

  你必须利用时间来创造价值

这些价值值得被发现和保护。

  大多数读者只是匆匆的过客,他们只是看一眼就走了,并不会和你发生联系。

所以你写出来能被看到的东西比头脑中的想法更有价值

  世上还是好人多

恶心的人在网上其实不到 0.0005%

  互联网上有足够的空间(还有利润)给每一个人

分享你的知识和想法,做到资源整合——别吝啬任何东西

  如果你利用的好,小小的成功都会造成雪球效应。

我以画画为生,想想这是多傻的事吧

  当你有疑问的时候,试错,并在错误中找到快乐

太严肃只会把平常的生活变成牢笼炼狱

 

来自: www.wdk.pw

 

 

Just put your stuff out there.
Somebody will like it. True fact.

There are people out there who GET you.
And your voice will call out to them, and somehow, connect. It’s wild.

People will steal everything you do.
Whatever: you can have more ideas. They apparently can’t.

Don’t be afraid of your own voice.
It’s the only one you have (unless you write fiction).

Whatever you say, someone will be offended.
Whatever.

Creative habits are healthy.
Drawing a little graph every day helps me think better.

It doesn’t matter if nobody reads it.
It feels good to share ideas, even if you’re just shouting into void
(see the rise of twitter).

The tools change, the actions don’t.
The next big platform or algorithm or whatever is just another way for you to talk to the people who GET you.

Most people can’t write very well.
Try to read between the typos and find the emotion in their messages.
That’s what matters.

You have to make time to make things.
And it’s worth it to find it and protect it.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don’t make content, they just pass it on.
So the things you make are more valuable than you think.

Most people are wonderful.
The internet is less than .0005% perverts and haters.

There’s plenty of room (and money) on the internet for everyone.
Share your ideas and contacts and leads — don’t be stingy with anything.

A tiny bit of success can really snowball, if you let it.
I draw graphs for a job. Consider for a moment how deeply silly that is.

When in doubt, err on the side of fun.
Being overly serious just turns normal life into a stressful gantlet of chores.

如何提高你的注意力

长时间的刻意而有针对性的练习。
我知道的所有能长时间集中注意的职业,都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比如运动员、外科医生、飞行员、狙击手。
1、先从精力管理开始,培养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早起早睡
2、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集中注意力效果最好。可以把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放在这个时段处理。我自己早上5:30-7:00,8:30-10:00,这二个时间效率最好。
3、减少干扰。断网、手机为静音。整理好周围的物品。准备好工具和水在身边。
4、集中注意力时花上2-3分钟进行深呼吸,放松自己。
5、做事之前,明确目标,告诉自己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结束。
6、培养节奏。除非状态特定好,否则每30-45分钟休息5分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记录每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7、有意识的每天练习集中注意力,记录所花费时间,比如每天静坐5分钟、进行提高注意力的小游戏。
8、每周定期反思和回顾。记录和查看每周每天的集中注意力时间,回想一下失败的原因,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办法。
9、每次只做一件事,不要想着多件一起做
10、每天坚持体育运动,比如慢跑、掌上压。注意力时间的长短跟个人身体素质有直接关系。这点我目前没有做到。
11、练习静坐,从每天3-5分钟开始,当你达到能静坐30分钟时,就会发现有意识的集中注意并不难。

李开复对高效工作的回答

人的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呢?我有下面几个建议:

  1. 做你真正感兴趣、与自己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我发现我的“生产力”和我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如果面对我没有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掉40%的时间,但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100%的时间而得到200%的效果。要在工作上奋发图强,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改变你的状态的关键是心理而不是生理上的问题。真正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你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渴望、一种意志。
  2. 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挑一个星期,每天记录下每30分钟做的事情,然后做一个分类(例如:读书、准备GRE、和朋友聊天、社团活动等)和统计,看看自己什么方面花了太多的时间。凡事想要进步,必须先理解现状。每天结束后,把一整天做的事记下来,每15分钟为一个单位(例如:1:00—1:15等车,1:15—1:45搭车,1:45—2:45与朋友喝茶……)。在一周结束后,分析一下,这周你的时间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地安排?有没有活动占太大的比例?有没有方法可以增加效率?
  3. 使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如果你做了上面的时间统计,你一定发现每天有很多时间流失掉了,例如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等,可以用来背单字、打电话、温习功课等。现在随时随地都能上网,所以没有任何借口再发呆一次。我前一阵和同事一起出差,他们都很惊讶为什么我和他们整天在一起,但是我的电子邮件都可以及时回答?后来,他们发现,当他们在飞机上和汽车上聊天、读杂志和发呆的时候,我就把电子邮件全回了。重点是,无论自己忙还是不忙,你要把那些可以利用时间碎片做的事先准备好,到你有空闲的时候有计划地拿出来做。
  4. 要事为先 – 每天一大早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当天一定要能够做完。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要理解急事不等于重要的事情。每天除了办又急又重要的事情外,一定要注意不要成为急事的奴隶。有些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你要学会放掉,要能对人说 no! 而且每天这三件事里最好有一件重要但是不急的,这样才能确保你没有成为急事的奴隶。
  5. 要有纪律。有的年轻人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其实,换个说法就是“学习没有被排上优先级次序”。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而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它小石和砂却可以慢慢渗入。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
  6. 运用80%—20%原则。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效率。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专心的工作上。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需要头脑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有些人是早晨,也有些人是下午和晚上;除了时间之外,还要看你的心态,血糖的高低,休息是否足够等综合考量),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7. 平衡工作和家庭。我对于家庭的时间分配是用下列的原则:
  • 划清界限、言出必行——对家人做出承诺后,而且一定要做到,但是希望其他时间得到谅解。制定较低的期望值以免造成失望。
  • 忙中偷闲——不要一投入工作就忽视了家人,有时10分钟的体贴比10小时的陪伴还更受用。
  • 闲中偷忙——学会怎么利用时间碎片。例如:家人没起床的时候,你就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做你需要的工作。
  • 注重有质量的时间(quality time)——时间不是每一分钟都是一样的,有时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坐在旁边上网就可以了。要记得家人平时为你牺牲很多,度假、周末是你补偿的机会。

专业与恐惧

出于恐惧的心理,人们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这些恐惧有:害怕付不起账单,害怕被解雇,害怕没有足够的钱,害怕重新开始。为了寻求保障,他们会学习某种专业,或者做生意,拼命为钱而工作。 大多数人成了钱的奴隶,然后把怒气发泄到他们老板身上

 

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资收入,因为他们都有恐惧和贪婪之心。一开始,没钱的恐惧会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得到报酬后,贪婪或欲望又让他们想拥有所有能用钱买到的好东西。于是就形成了一模式:

起床,上班,付账,再上班,再付账….

他们的生活从此被两种感觉所控制:恐惧和贪婪。给他们更的多钱,他们就会以更高的开支重复这种循环。

 

造成贫困和账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恐惧和无知,而不是经济环境、政府或者富人。人们自身的恐惧和无知使他们困在陷阱里。

我们总是会有恐惧和贪婪的时候,而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运用感情作长远打算,别让感情控制了思想。大多数人让恐惧和贪婪来支配自己,这是无知的开始。因为恐惧和贪婪,大多数人一生都在追求工资、加薪和职业保障,从来不问这种感情支配思想的生活之路将通向哪里。就像一副画表现的:驴子拉车,因为主人在它面前挂了个胡萝卜。主人清楚自己想要去哪里,而驴子却只是在追求一个幻影。

 

对钱的无知导致了恐惧和贪婪。

走进我们的恐惧,直面我们的贪婪、弱点和缺陷是唯一的出路。这条路需要你用心去确定你的思想。

工作只是面对长期问题的暂时性方法

 

穷人、中产阶级和无知的人的生活将被摧毁,因为他们相信钱是真的财富,相信他们效力的公司或政府会保障他们的生活。

2014年8月3号 星期天 容妈过来照顾她

今天睡觉睡到9点钟,在这之前容儿脑袋抽风踹了我三脚,我翻过身没理她,继续我的大梦…..而后她起了,到快十点时听到她叫我起床吃早餐,我睡眼朦胧的起来了漱口,就发现桌子上还真有早餐,在我睡觉时我感觉到她没有做早餐啊,家里都没有煤气了,哇,一看,原来是出去买了,买了根油条,估计两块钱的酱香饼,一个南瓜饼外加一个玛圆,还有她家特有的鸡蛋,枣子,龙眼汤。在煮这汤的时候,她还没有节约意识,同时也把饭也给煮了,这里要表扬一下。感觉不错。

 

而后我们边看《爱情回来了》边吃完了早餐。这时已经快十一点了。

我就去写我的online exam maker.

她就发神经的在收拾鞋柜。就一直收拾到下午一点40,真的是太牛了。而后用电饭锅煮了个红萝卜炒鸡肉。

在她收拾的过程中,我刚好把这周在lotus里买的葡萄汁给喝完了

 

然后15点开始睡午觉,到15:30时,她妈打电话到我的手机上,我让她接,过了没一分钟,她发神经不知道怎么了突然生气了,想要打我,还好我走的快,nnd。后来我不断追问,才知道原来是没有什么事,竟然说做梦了,真心让人无语

 

好吧,起床继续写我的online exam maker, 把doexam的答案保存完成了

到了17点,送煤气的过来了,花了285块钱 其中煤气120, 瓶子押金150,外加15块一年的瓶子使用费,

18点她终于收拾完了,一起去买菜

到买菜的地方已经19点了,想吃的鱼头没有了,最后吃了虾,花了13块钱,买了苦瓜,丝瓜,

刚买完菜她妈和她哥就到了, 一路无话到了家

 

21点吃完饭就下楼买了个洗洁精, ¥4。回来她妈还在看《断刺》

然后我就回来继续写代码看小说《造化之门》, 我什么时候能不看小说啊

晚上十二点钟写这篇今天做了什么,过会继续写online exam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