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你的受众,一步步走向成功

 

从小做起

马克·强森(Mark Dawson)在去年,Amazon 一共给他了 45 万美金,但是他却没有写一行代码。只是因为他是一位写书的。

  马克在写一本有关英国杀手的书。在书中,这位英国杀手名字叫做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其角色设定的有点儿像是一位颇具有良知的 007 特工。你肯定会说:那又如何?我可没有时间来读这本书。我分分钟就能写出代码来,给自己的 App 每天带来几十个下载量。但是别急,你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我们都应该以他为榜样。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自出版作者,那么你所面临的状况就非常类似于一名独立第三方 App 程序员。实际上,我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两个角色都曾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从我的角度上来说,其实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在最市场营销推广以及销售领域。是啊,我知道。营销是忽悠人的花招,而销售呢?那岂不就是给那些不会编程的人准备的饭碗?

  但是,我的意思是,你不是想从 App 上赚钱吗?而且是赚到足够的钱来过非常体面的生活吗?终结掉成天在自己的履历上面添加就职经历,四处应聘的日子吗?如果你真的是通过自己的能力为未来赢得一次机会的话,那么应该听从我的话。我将长话短说,我把马克的成功经验总结成了 5 点内容,正是这五点使得他能够从 Amazon 网站上赚到 45 万美金,也只有你做到了以下这五点,你才能够摆脱目前的处境,真正实现收入上的飞跃。

 1.他开发的一个系列,而并不是什么单行本。

  马克是在 2013 年的 6 月份开始这个系列的创作的,从那开始已经写了六本书了。另外他的其他系列也采用了类似的封面设计,语言风格以及题材也比较类似。所以一旦有人觉得他其中的一本书非常对胃口,那么他很容易就能找到其他的书。

  所以,请真正培育起来喜欢你产品的受众。不管这个产品指的是书,App,游戏又或者某个插件工具。但毫无疑问,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并且付出的努力也不小。但是你一旦你让他们「上钩了」,那么就给他们展示一些其他的内容,促使他们愿意付费购买。你必须保证你手底下的项目是一环扣一环的,每个品质都相互为彼此背书担保。如果你所开发的作品所构建出来的网络能够精准地指向某一群消费者,那么你可以在每一个作品内部对读者做其他作品的推荐,如果可以的话,你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宣传渠道的下沉和延伸。

2. 他从小做起

  马克的第一本 Kindle 电子书叫做 The Black Mile。这本书雄心勃勃,他花了好多的时间进行前期资料的准备,花了好多心思去写。相比之下,他的第二本书相对精简一下,之后的书陆续都是按照这个风格来走的。所以,也就过了两年多的时间,他竟然写出来了 17 本书。这部分源于他的自律。每天上下班在伦敦与家之间的来回需要 4 个小时,他就是在这 4 个小时里面进行写作。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另外的原因得归功于他所涉猎的题材以及故事框架。如果他的每一本书都如他第一本书那样充满了宏大的构想,估计他两年半的时间里也就只能写出来两到三本书而已。

  所以,当你开始选择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或者下一个项目的时候,请不断的缩小自己的范围。尽可能地让这款 App 能够达到最小可行化产品。如果你想要开发某个功能,你甚至可以购买某些源代码来缩短开发时间,去做你所需要做的一切事情,让本应该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所需要完成的工作缩短到几个星期。

  请不要在你第一个项目上耽搁太长时间,比如花上个 10 万美金,投入个两年的时间,等这些昂贵的时间成本以及金钱全部砸进去之后,然后你再慢慢学习营销,发现它才是更加艰难的工作,也许花的时间比上一个环节更多。

 3.他让消费者上瘾

  当你前往马克在 Amazon 上的页面,你可以看到他出了很多书。那么应该从哪本书开始读起呢?上面还有推荐新人入门的四部书的套装。值得不值得买呢?真的有必要承担风险,花钱去买一个你压根不熟悉的作者的书吗?如果这些书让你反感怎么办?

  不要担心。马克的欢迎页面上会直接免费提供一个系列的前四本书!请记得,是免费!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在他的邮件列表上填写好自己的邮箱就可以了!

  这是一次双赢。你拿到了免费的书,开始尝试熟悉一位新的作者,没有任何风险。马克开始有了一个非常充满潜力的准消费者列表,上面记载着大概 1 万 5 千个邮件地址,他随时都可以发起交流。他一旦有了任何新书的发布,这些人都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而且一般来说这些人都是马克的粉丝,在商店的评论栏里面都会留下非常正面的赞美评价。

  如果现在在你的 App 里面使用了免费的策略,那么你的战略就与马克如出一辙。但是你还能做的是什么?你是否能够提供某种价值,使得用户愿意填写下自己的邮件地址?想想你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吧,着手也打造一份像马克那样的邮件清单。

 4. 他在营销上下了大功夫

  马克花钱购买了 Facebook 上的广告,大概一天算下来是 370 美金。为什么不呢?他还举行线上研讨班,无偿地将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其他想当作家的新人们。对于粉丝发出的邮件,他每一封都不落下的全部回复。另外,他还有办法让很多独立博客写手为他的书写一些推荐的文章。

  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员,你花在营销上面的时间,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不亚于在产品开发阶段。学着去建立自己的内容营销渠道,以及打造自己的订阅列表。你需要建造一个围绕你而存在的社群。需要多长时间呢?大概在你真正的 App 发售的一年之前就要开始准备这项工作了。是啊,你现在已经晚了,不过现在动手多少还赶得上。

5. 他将其视为一门最严肃正经的生意来对待

  我将其放在最后一条来说是因为它是这五条中最重要的。

  福布斯杂志上是这么形容他的:

马克并没有将写作视为一项爱好。他将写作视为这门生意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仅此而已。除了写作,他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每天都要跟粉丝进行沟通,在线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一点一滴的收集人们的邮件地址,最后汇聚成为了一个 1 万 5 千个联系人的邮件列表。他就是这样在互联网上铺设自己的营销渠道,打造出一个小小的,但却具有很高忠实度的用户社群,从而为自己的销售业绩奠定了非常牢固的基石。

  无论是出版业,又或者是 App 开发,所具有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所有独立第三方 App 程序员都应该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一项正儿八经的事业。如果你将它当作是一向爱好,你将永远得不到你梦寐以求的成功。

  不要仅仅是觉得一个想法听上去非常不错,就开始草草地进行 App 或者游戏项目的开发。去开始你的研究,调研你准备涉及的市场,确认你的目标受众。真正做到了解你的 App 将以何种方式赚钱,它从无到有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计算你的投资回报率。

  还不是很确定怎么去做上述的事情?那么好,回到本文的第一步到第四步。开始学习,尝试以及练习网上营销。不要将这些环节忽视掉。

 最后的话,努力的付出,更多的付出。

  是时候留下今天的结束语了。我想直接从 Forbes 的文章中摘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最合适不过。

你需要在短时间内用勇气和决心来完成工作上的诸多环节,正如你心无旁骛的进行编程一样,你同样也需要拿出同样的用心来面对市场营销和线上社群开发。没有哪个程序员可以一夜之间收获财富和荣誉。所有人要抵达那个梦想中的彼岸,必须经过这一切。请正视这一切,努力,再努力一些

你的受众来源于长时间的积累,你得花时间去培养,让他们喜欢你的产品,喜欢你的风格。你可以从一个小项目做起,尽量把项目最小化,功能专注, 短时间出产品,免费吸引客户来用,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采用开源的代码或者是买一些代码来用。 一个项目不要耽搁太长时间,快速出产品, 快速迭代。

驱动力来自哪里-献给迷茫的程序员

via:黄博文

驱动你做一件事情的动力来源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一般人可能会想到两种驱动力。

  一种是生存本能带来的驱动力,即生物性驱动力。比如每天要吃饭、睡觉、上厕所,长大了要恋爱、结婚等。这种驱动力保证我们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原始的驱动力。

  另一种是奖励或者惩罚带来的驱动力,即外在动机。比如老板承诺工作干的好有奖金,我们就努力干活。如果上班迟到会罚款,我们会早起等。这种驱动力会改变人的行为,使其多做鼓励的事情,少做禁止的事情。

20150422092540373032

  如果只依靠这两种驱动力,那么你的人生会变得精彩吗?很难。为什么那?第一种驱动力只解决了你的生存问题;而第二种驱动力则约束了你的行为。你不想上班,但不得不上班。一旦你做某件事情获得了奖励,你就会对奖励上瘾。而当你认为你得到的奖励与你的付出不成正比时,你的行为就会松懈下来。

  要想保持第二种驱动力长期有效,那么就需要管理者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比如确保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报酬要高于平均水平,考核标准衡量因素要广。咱们作为打工的,能碰到这样的领导那肯定是烧了高香。能有10%的领导都做到以上几点就算行了大运了。

  那么除了这两种驱动力,还有没有第三种驱动力那?答案是有。那就是内在动机,即完成某件事情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比如你打LOL,完成了5杀,那感觉嗨翻天了。还有你去跑步,第一次不间断跑了10公里,完成后的感觉肯定会非常奇妙。你修复了一个存在已久的软件故障,那么今天就会感觉很充实。这种没有人主动给你奖励或惩罚的事情你却干的津津有味。为了练好LOL中的大局观,你研习了数千盘比赛录像。为了能够跑的更远,你查阅了很多跑步相关的教程、书籍。为了修复你遇到的bug,你不惜翻墙来搜集相关资料。

  如果你能驾驭这第三种驱动力,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会一直前进。关键在于,如何驾驭这第三种驱动力那?你首先要问你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喜欢编程吗?我能确定我当程序员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你是否能利用第三种驱动力来促使你成长。如果你答案是为了养家糊口,那么很可能你成为不了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并且在这条路上你越走越疲倦;如果你的答案是真心喜欢编程,那也很可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除非你每天都在主动的学习和进步。

  在编程的路上想要利用第三种驱动力,请先忘却掉它可能给你带来的奖励,而是切实的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奖励只是你进步途中的副产品。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先想着它有没有价值,会不会给你带来收益,那么你还是在利用第二种驱动力。能不能带来收益在你当时的环境中你是很难看出来的。举个例子,AngularJs刚面世的时候,我一个同事对其非常感兴趣,研读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并积极试用,虽然那时候它极不成熟。在那个时间点其实看不出来它会带来什么收益,说不定过几个月AngularJs框架就会销声匿迹。但是几年下来,我这个同事已经是国内AngularJs的专家了,社区里影响力很大,目前还在写一本关于它的书籍。

  第三种驱动力,内在动力,其实就是自主性。当你做些不是工作范畴之内的事情时,你反而离成功更近。再拿编程来说,很多大牛在上班时间外,会写一些博客,参加一些社区聚会,翻译或者写书。做这些事情都是靠内在动力驱动的。所以他们成了大牛,而按部就班的程序员依然时普通的程序员。当你自发想做一些事情时,你无疑已经领先了很多人一大步,因为他们都在原地踏步。

  第三种驱动力是一种良性循环,很容易就可以把人变得乐观,积极向上,感觉生活充满希望。善于驾驭这种能力的人会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使用它,而工作和生活统一起来,不再相互冲突。拿我来说,我平时喜欢跑步,从一次只能10公里,跑到了一次可以跑15公里,20公里,42公里….直到上周花了17小时跑了72公里山路,本来计划跑100公里的,但是膝盖受伤,不得不终止。没人强迫我这样跑,我跑完了也没有任何金钱上的奖励,而且跑步本身其实也是蛮花钱的。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跑,那就是一种挑战自己的精神,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我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只要能证明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那我今天就没有白过。这种精神也会传染到我的工作中。工作中再大的困难都不算什么,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即使现在做不到,那么也会主动的寻找差距去弥补,去提升。如果你能从早上6点跑到第二天早上8点(我参加的比赛关门时间是26小时,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我认识的好几个人都跑了25个多小时,而我在跑了17小时候因伤退赛),那么你会发现很多以前对你来说不可能的事情都不再那么困难。

  好了,希望大家都能更好的利用第三种驱动力,即内在动机。这种驱动力不仅要用在工作上,更要用在生活上。有了孩子以后,我认为生活比工作更重要,工作只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

  希望大家都能快乐、开心、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创业的悲欢岁月

【本文转自:http://handsup-tw.blogspot.com/2015/04/blog-post_13.html

关于创业心得,没记错的话应该是5~6 年前就在 PTT 跟大家分享了。感觉上,这些年对于创业环境的变化实在大很多,以前政府唯一跟创业有关的大概只有 SBIR、ASSTD (后改称 SIIR)之类的计划,严格来说那还不完全算是给创业家的,而是所有中小企业。

  这些年来,我的想法有改变,对创业的认知也务实多了。以前觉得自己会分析就很强,但后来发现,设定目标是一回事,能把目标落实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既是目标弄错,执行又没力,当然就只有失败的份。这个苦我吃过,所以非常清楚。

  印象中,那时候谈创业,没有人在讲融资这回事,因为所有的资金都是自己要想办法去找的,压根儿不敢奢望有人会投资你,纵然已经有点小成果,也都只会觉得应该一步一脚印追求成长,累积自己的资金实力,然后慢慢扩大营业规模。

  对比现在,到处都在讲融资、聊估值、追求高成长,我想很多年轻人还没看过古董车,就已经只剩跑车可以买了。速度之快,真让人措手不及。只是说,有多少年轻人创业像我们过去一样,还有着「老派」的经营思维呢?就像那时候没有人在讲「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的概念,也没有人提「精实创业」(Lean Startup),都是完完整整准备好产品才开始上线。

  这很明显是网络带来的改变,因为产品与服务不同,所以从互联网产业引发的创业观念也是新思维了。只是,再怎么新颖的工具,其实经营上还是有很“土法炼钢”的问题需要克服。网络可以取代很多事,但取代不了人性,而商业的事往往就是人性的问题。因此我的体会就是,你在新的时代要有对新工具的认识与应用,然而商业根本逻辑其实没有太大改变,还是得向老前辈学习才不会走冤枉路。

  我无法细说差异,但相信正在创业的朋友就知道,就算你是在网络产业里,你每天面对的问题大概都还是很「老派」,像是股东纷争、每个月被资金追着跑、很多人投简历但是放你鸟,连电话都不打;或是烦恼东西卖不出去,库存一大堆、竞争对手死缠烂打很难缠、员工流动率高…

  产、销、人、发、财,没有一件事不烦心,也没有一件事顺心如意。往往才刚度过一段艰困期,气都还没喘上,立刻又来了一波新挑战。

  创业啊,让人天天都难以睡得香甜,除了睡觉之外脑子想的都是生存与发展,停不下来。有时候甚至连作梦都梦到自己在写企划、改公文,像走火入魔一样脑子无法休息。最可怕的就是对假日的感觉麻木了,再也没有放假的轻松感,尤其是连假一放更是梦魇,因为厂商放假同仁也放假,就感觉空荡荡的什么事都没人做,好像会出什么大事一样。

  创业人有病,真的,而且病得不轻,却也病的可歌可泣。我常想,身边这些创业朋友们真的很了不起,牺牲家庭、牺牲玩乐、牺牲享受,就只为了更美好、更远大的未来与目标。天道酬勤,相信无论如何,他们所获得的必然都比一般人更多,因为这是他们用许多牺牲换来的。

  所以啊,如果你的身边有朋友正在创业,请不要吝惜给他一点掌声跟鼓励。创业人往往孤单,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事太多,又无法一一道出。外人未必能理解,懂的人不必解释,一眼瞬间,就明白那是流着相同创业血液的族类。

  创业,就是能有这么多故事,那么多值得回味的,悲欢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