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不敢在群里发?
- 为什么不去找人做SEO
- 为什么不去找人聊天?
月度归档: 2025 年 5 月
谨记一个原则:做生意的第一步是找到买家
谨记一个原则:做生意的第一步是找到买家。
所以如果你自认为有一个很棒的 idea,别人都没做过,你想尝试一下。比如开发一个非常创新的 App,请放弃这个想法。
因为这个行为是在打造产品,而不是寻找买家。
重复一遍:做生意的第一步是找到买家。
接下来你应该去寻找一个对标的生意去模仿,这里是几个关键点:
- 这个生意不要太大,最好月收入不要超过 10w
- 但务必确保这个生意是盈利的,很多生意叫好不叫座,你要区分清楚
- 这个生意的关键要素,你要研究清楚:把什么产品、通过什么方式、卖给谁
- 仔细思考一下,你能否同时复制这个生意的客源和产品,切记不要只复制产品,不复制获客方式。再重复一遍:做生意的第一步是找到买家。
- 确保自己可以在 24h 内盈利,这是一个成年人对自己的承诺 – 如果你用尽全力却依然没有在 24h 内盈利,这是没问题的,取其上得其中
-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在 24h 内盈利,那就放弃吧,你不是那块料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生意,想要去复制。请确保你可以像素级复制。我指的是:
–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在小红书用了错别字,你也要用一样的错别字。
–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在抖音说的是河南话,你也学一下河南话。
–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的朋友圈背景是深紫色,你也要用深紫色。
–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喜欢用半角而不是全角的标点符号,你也用半角的。
你认为对方犯了错,实际上他很可能是有意为之。 这个阶段,99% 的创新都是自作聪明。 尊重你的竞争对手。
口碑传播、病毒式传播、网络效应三种有什么不同?
这三者虽然都涉及信息扩散和用户增长,但侧重点和运作机制各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 口碑传播
定义:消费者基于自身使用体验,自发地向亲朋好友或社交网络中分享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特点:依靠真实体验和信任,通常效果较为稳健和持久,但传播过程较为“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营销包装。
影响:正面的口碑往往能增强品牌信誉和消费者信任,进而帮助产品实现持续增长。 - 病毒式传播
定义:利用设计精良、话题性强或富有娱乐性和争议性的内容,通过社交平台迅速引发大量用户的分享和转发,形成链式扩散。
特点: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常常在短时间内形成爆发式传播;但其传播效果也更容易出现波动和短暂性。
影响: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和曝光率,但其持久性通常不如口碑传播,需要后续的整合营销来稳固市场表现。 - 网络效应
定义: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提升的一种经济现象。换句话说,用户越多,每个用户从中获得的价值也就越大。
特点:更多用户带来更多数据、更多互动和更多资源,从而形成正反馈机制。这种效应既可以促使更多用户加入,也会增强产品竞争优势。
影响:在平台类产品(如社交网络、市场平台)中尤为显著,网络效应会让产品形成“护城河”,难以被后来的竞争对手超越。
总结来说:
• 口碑传播注重用户真实体验形成的长期信任和品牌认知;
• 病毒式传播则依赖强烈的内容刺激实现短期的迅速扩散;
• 网络效应则是一种基于用户数量增长而推动产品价值提升的内在机制。
在实际营销和产品发展中,企业常常需要综合利用这三种策略,既通过良好的口碑维持长期用户关系,又设计一定的病毒式营销活动来吸引眼球,最终依靠产品本身的网络效应形成自我增强的增长循环。
您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创造者?
我是一个信息瘾君子,对各种信息上瘾。
当我想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者有了一种新爱好,我就立即前往亚马逊网上书店,购买3~4本该主题的书籍。
现在我的书柜里面、有关于 HTML 基础知识、纸牌魔术、高尔夫、编剧、赛车、冥想、举重以及大约10个其他主题的书籍。
我也会订阅一些博客和播客,阅读所有最受欢迎的帖子,聆听了各种专家访谈。有时候,我甚至会在 Evernote 做一些笔记,或者在浏览器为某些页面添加书签。
然而,我总是缺少一件事:实际成果。
我对那么多东西感兴趣,也学了很多,但是没有做出什么成果。
我只是查找和使用信息,这很容易,对于像我这样好奇的人来说,这通常也非常有趣。
但它实际上并没有完成任何事情,这是伪工作,一种自我安慰。
创造才是更有效的方式,你开始制作东西—-网站、成功的高尔夫击球、剧本等等,不管是什么—-然后,无非就是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你意识到自己对它不那么感兴趣,另一种结果是你真的喜欢它,开始深入研究。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值得的,而盲目消费信息,则是一种无效的表面行为。
原文:https://www.andrewlynch.net/blog/are-your-a-creator-or-a-consu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