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平常心是道
很久之前有人评选“毁掉产品经理的那些书”,《乔布斯传》名列榜首。当时一笑而过不大理解,可最近越来越体会这里面所蕴含的黑色幽默。《乔布斯传》教给我们梦想,可它没有告诉我们现实。产品经理们可以凭直觉、可以有梦想,但似乎更应该从身边发现。
番茄快点,这个在数不尽的餐饮类 020 产品中以小清新姿态脱颖而出的产品,对同样身为 PM 的我有不小震动。为什么它会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获得如此关注?我有一些感慨不吐不快,欢迎各位拍砖:
1. 发现而非发明。认真观察生活里最难受的地方,下一个机会就在那里
PM 虽然会天天为找不到好点子而掉头发,时刻把用户需求都挂嘴上,可这其中多少人是根本没有经过实际调研,完全自己凭借所谓的经验和印象,自己在杜撰用户需求?PM 们经常搜肠刮肚弄个自己觉得挺过瘾的产品出来,可到用户那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
像点菜这种最寻常不过的事情,谁也没觉得这里面有啥可做文章的,直到别人想到了,做到了才恍然大悟:我擦,我 TM 怎么没早想到?我们太不注重身边的细节了,在做产品设计时太没有耐心去发掘用户需求的痛点了。我们总是忽视这些细节, 反而更喜欢宏观的去谈战略、看模式。
以就餐这个环节为例,找好吃的餐馆、怎么去都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优惠的需求虽然很强但没人能搞的定(优惠大、覆盖全)。剩下来的可不就是点菜、等餐等等就餐过程中最容易产生较差体验么?这些依然没有被互联网改良的,其实就是新的机会。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做餐饮的 o2o 产品,不是在找餐馆就是在搞优惠,要不就是会员卡和外卖,仿佛没有别的可玩。而这个 APP 却另辟蹊径,做出了一个有想象空间而且让人真的能用上的东西。想象空间不必多言,o2o 关键在于 to,点菜让 to 变得可能,之前 36 氪对番茄快点的报道里有明确说明。在我看来,“真的能用上”更显珍贵。番茄快点是第一个把点菜这件事做到“真的可用”的程度。
有的时候,新机会的难度和成本被我们放大了,跟着既有产品做竞争的风险被我们低估了。很多大佬都说过,找一个现在很小且有想象空间的方向,是创业最重要的事情。
2. 无处可抄,不如不抄
这些年里,国内大多创新基本靠抄,都是国外有个不错的点子,我们直接“借鉴”过来。可是拿来主义总不是个事,以 O2O 这个行业为例,Copy To China 方式就行不通。像“番茄快点”,我想美国是永远不可能产生这种 app,就餐习惯都不一样。事实上即便美国成功的 o2o 模式,也有很多在中国困难重重,Opentable 在美国很好,中国的预定就要差的很多。嘀嘀打车在美国也没有,美国的 Uber 放中国叫“非法营运”。所以整个都不一样,干脆别抄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关于这个产品还是有些冷水要泼。菜单数据是一个问题,据我的经验,一般的餐馆半年就会换一次菜单,换厨师也得换一次菜单,目前还不了解“番茄快点”的数据从哪而来,但这种复杂数据的更新势必带来很大成本。还有一个需要担心的是巨头的跟进,这是所有创业者都不得不想的问题。事实上,我怀疑不仅是巨头,“番茄快点”可能会掀起一股 o2o 的点菜 App 热潮。如果这样,也算是他的一个贡献吧。不管如何,在这个更难更土的 o2o 行业,还是向创新者致敬!
我来提建议吧.
1. 楼上的大侠说了.你上面有很多错别字, 这个必须要改进.
2. 软件定价太高. 29.95美元? 什么概念, 快200块钱了. 你这个东西高于9美元,就不可能畅销.
3. 产品目标群体太狭隘, 这个群体还没有培养成非常好的需求量. 所以你无法获得像 DVD Converter 那样,只要做好产品,等客户上门就可以. 你需要到各种论坛去推广,宣传.
但是推广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因为你的产品又无法做高的定价. 如果你真的培养好这个市场了. 新的竞争对手肯定会加入.那么别人肯定是不费吹灰之力了.
另外,根据你网站的主关键字,我查阅了相关资料. 你做的关键字,每个月搜索量是低于1000次的. 并且竞争程度为[高],还有大部分流量是美国以外贡献的. 我做Affiliate的话基本上是绝对不会考虑这种关键字的.
总结:
无论做什么产品,需要先做好基础的市场调研. 别人没有做,并不是说别人傻,而是这一块可能根本没有市场. 别人做了,也不见得能够盈利. 大部分公司的都是用不同产品来对冲收益的. 花1个月的时间研究市场,比花1年时间来写程序更有意义.
2010年以前, 产品好卖主要是靠技术和推广, 现在产品好卖,主要是靠推广. 技术上大家差异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
http://www.cnsw.org/bbs/thread-111317-1-1.html
超级邮件群发机,就是非常忽悠的一个垃圾产品,但是他的销量可能比这里普通大牛还要多,垃圾软件和贱男一样,什么本事没有,就会哄女人开心,被X后还抱有希望。赚钱产品,减肥产品都属于这一类。
1. 共享这行里面也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和学习,我从2006年搞到现在,也在不断发现新的点,被自己忽略。并且不同软件,不同国家,也许方式不同,因此,别人的意见仅作参考。
2. 软件行与不行,面对市场才知道,主观想法,永远只是一个理论与指导,想法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我有两款软件,我以为快到生命周期结束的( www.jar2exe.com )销售却一直不断,我以为将是我下一个有力产品的( www.regexlab.com/mtracer ),却无销售,盗版盛行。目前已改为“免费”。
3. 我看了一下你的网站,有几点遗漏,至于重要性,我也说不准,因为主观想法不一定对:
(A)没有软件 Upgrade History ,重不重要我不知道,但显得完整
(B)没有下载站的 Award ,重不重要我不知道,但显得完整
(C)没有About,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地址,重不重要我不知道,但显得“活生生”
(D)参见俺的 www.jar2exe.com ,俺的网站不是标准,不是模范,仅作参考,也接受批判
4. 推广方式,用 pad 往各大国外下载站提交: http://padsites.org/ ,我的下载量是远大于网站访问量的。就好比我们都用 winzip,winrar,7z ,但我们没上过几次 rar, 7z 官网。
Copyright © 2012,用 <? echo date(“Y”); ?> 就好了,以后的岁月里可以忽略此问题。
这个题材比较偏,事实上,有不少人不用桌面的,我从 Win95 开始,一直没用过。所以,实际上这个非刚需软件本来就只是面向“部分 PC 用户”。
但是,延伸开来看,这属于 Windows Explorer/Win Shell/Win Resources Manager 类的软件,而这几个方向有不少功能是可以面向“所有 PC 用户”的,尽管都不是刚需。
通过练手,楼主对 WE 类产品的生产流程及细节应该有积累了,如果真好好做这块,做到全职还是不难的。
比如 Duplicate Finder、Archiver、Launcher、Encryption、Compresser 等都是 WE 热卖产品,只要你够快、够靓、够简洁,加上提交下载站,破处是必然,全职则需要坚持、努力、出精品、稍微花点时间推广。
可以考虑专注于 WE 产品线,现有的这款,免费掉(同一产品线,小软不流行的软做免费,大软或流行软收费是不错的主意),它成不了气候,指望它买米吃只会饿死。
晕,去google adsnese里边看。
兄台,我说的不仅仅是收录,是合作,让他们肯动用他们的资源帮你做推广,其实必然会产生高品质外链。
以前link farm那招是肯定不能用了,多通过社交网络,书签分享,blog,review网站,问答平台,雅虎和DMOZ分类目录,维基百科,press等方面着手试试。
免费软件增加流量
免费软件确实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你做了不行,只有以下原因.
1.这些软件已经是夕阳产业,用户相对饱和.
2.免费软件的数量已经太多,少你一个不少.
3. 你的 软件很烂,用户选择用脚投票.
1. 有用
2. 最好有相关性
3. 可以在免费软件里面加上你的收费版的连接
4. 可以用免费软件来收集用户的反馈
以下是7个英文下载站,相信在这里大家都能看到一些熟知的软件。其实这里大部分网站你都可以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而你只要找到切入点,找准人物。
http://www.download.com
http://www.softonic.com
http://www.softpedia.com
http://www.filehippo.com
http://www.snapfiles.com
http://www.majorgeeks.com
http://www.filehorse.com
请问大家可有好好利用上述资源?如果没有,不妨试试与他们建立各种层次的合作(Review,Affiliate,Installer,Exclusive Release,Giveaway etc.)。
http://cnsw.org/bbs/thread-1113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