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消费:自买自用的消费市场特点

我们常说研究用户,研究市场,客户第一。消费者和用户究竟是谁?市场如何分化?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今天来打破一个常见又容易泛泛而谈的话题妄想。

首先,购买者和使用者有可能是分离的,属于完全不同的个体。就是这么一个细微差别,会衍生出完全不一样的市场。又因为整个买卖过程心理需求和使用需求远不同于个人自用市场,即使是同样的品类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迭代周期都完全不一样。不过无论变化多么大,总的原则还是一个,基于用户需求出发的营销。

简单的按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类,可以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市场,自买自用,自买他用。其中由于用户需求导致的产品需求是不同的,接下来细说自买自用的市场。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自己买自己用的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的过程取悦自己,这个过程也是消费体验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这个章节所说的用户,其实是包括了购买者和使用者。

从购买决策开始,就会有许多分化。有的人喜欢闭着眼买,有的人喜欢比价购买,有的人喜欢研究参数结合种草购买。

根据这种购买习惯,为了触达所有可能购买的客户,商家不仅有自营的渠道,也有第三方的渠道,有线上的,有线下的。线上的不同平台,典型的用户画像也不一样,用户购买决策风格也不一样,举个例子,拼多多,天猫,京东,甚至抖音。然后还有一些种草的平台和比价平台,例如知乎,小红书,什么值得买等。

举个例子,苹果手机,你可以冲动地去店里购买,也可以找全网最低价选定平台购买,可以全款,也可以分期,可以以旧换新抵扣。并不取决于苹果产品本身,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

至于一个品类的产品是否需要覆盖那么多渠道,取决于产品属性。越是通用的产品,用户人群画像只会越来越模糊,取最大公约数,渠道覆盖就应该越广。

目标用户在哪里,渠道就应该铺到哪里。至于渠道上的ROI是否可以长期维持住正向水平,关键在于产品力。

目标用户很容易接触到的渠道,才有进一步了解产品信息的可能。当产品信息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更容易触发购买决策。有些产品渠道多,是用户群体和用户需求决定的。有些产品渠道单一,利润也很好,因为它的渠道已经基本覆盖了目标用户,目标用户也觉得方便。

产品信息有什么?

购买决策时的一切感觉。分类按佛家的说法,色声香味触法。

线上购买时,产品的落地页。高清的图,品牌风格强烈的图,能够让用户产生强烈沉浸感受的动态图,视频和音乐,明星代言,都是。

线下购买时,店内装修,陈列,销售员的服装,标准化的服务,现场的音乐等。OV拥有大量的线下店,苹果也有自营线下店,为什么一个是从进店跟着你贴心讲解,一个是等着你提问再回答?用户群体不一样,需求不一样。

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产品为了卖出去,所做的努力。做图要钱,做视频要钱,做线下店要设计加盟或者自营的商业模式要钱要时间,但现在产品还没卖出去,就要那么多投资。你也可以不顾这些,「只做好产品就可以」,但市场先生一定会很好地反馈给你,你的方法和价值观有没有问题。

用户心动了,线下现在想买了。很方便地支付,也只有支付这个环节,大多数品牌无论头部尾部,都可以做到差不多一样。

打包并且把产品给你,袋子跟街边的袋子都不一样,感觉很结实,而且「很环保」,关键上面有这个品牌大大的logo,没有其它多余的信息。包装袋和包装盒为什么要专门定制?

还是用户的感受。作为品牌商,你不知道用户会带着这个包装漂流在什么街道,被什么样的人重新看见和认识。但是,作为用户来说,这个logo就是一次身份印记,让街道上的人/亲朋好友看到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印象刻画。用户提着打包的产品,重量和触感,视觉甚至味道也是重要的,他有理由更容易说服自己,这次购买是值得的。

到了使用,产品力开始真正体现。每天都用的东西,就连小孔都会被注意到,总会有人研究,分析。经得起那么多人的拷问和质疑,最终还是靠产品设计。大数定律起效,总体比人家好那么一点的东西,总体的好评就是更多。

一百万人购买并且使用的东西,0.9%的差评与1.0%的差评就是4位数与5位数差评的区别。缺陷的问题会被反复提起,会跟其它品牌反复对比,最终可能影响用户的下一次购买选择。

几年之后,产品功能如果还是正常。用户依然依依不舍,毕竟大家共度了一段好时光。但如果功能已经不正常,用户扔起来毫不留情,也许再次购买同样品牌的欲望会打折。有的品牌想到了这点,把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了丢弃这个阶段,包括了提供服务和再营销,品牌记忆唤醒等动作。

这类品牌从产品质量设计开始,就已经预留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超过用户期望的质量要求。想扔了?不如给我回收,送你折扣券,加点钱给你个新产品再用几年。对品牌印象有摇摆的用户,也许感受到这种产品的「临终关怀」的温暖,会再次选择同样品牌。

整个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也许你也发现了,用户是购买者,他会关心「值不值」的问题,往小的说,从拿到手使用一段时间后这种下意识判断就会慢慢消失;同时用户是使用者,总是在关心体验好不好的问题,当我们谈用户体验的时候,应该是整个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

这里也许能回答,为何市场营销需要分工,又需要合作?一切基于用户的需求。

客户是否第一?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

为什么工厂直接做C端容易做到亏损,往往要交许多学费?他们产品力也许很强,但总是把产品体验放大成整个用户体验,而且认为营销是「脏」东西。这种认知的是否需要改变,市场先生会用时间告诉你答案。

为什么设计重要?因为除开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一个团队里还有什么角色的KPI/OKR是考核用户体验?

为什么情感重要?因为情感需求,是用户体验最值得挖掘的价值,也是一个品牌增加黏性的基础。

最后总结一下,购买者和使用者的身份重合,是最常见的大众消费市场。通过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体验,用户构建了对品牌,产品的印象和认知。

市场上流传的用户画像,往往就是这些具有个性的用户,他们的个性差异导致大量细分的需求,分化细分市场。最大公约数的通用市场身边,围绕着一大堆独特的细分市场,给了不同的品牌生存的空间。

自买自用市场最核心的一个特点,他们买的和使用的感受可以统一。

一些细微的细节优化就能取悦一群独特的人,进一步增强与品牌的联系。一些细微的缺陷,也会被放大吐槽,从而伤害品牌。这种市场,基数大,容易进入,但是不易做好,毕竟众口难调就是最难的,而且用户时刻盯着你的细节做工,逼着你的品牌时刻保持竞争的状态,跟上市场平均水平以上,也就意味着你前期所赚到的利润,往往要投入下一次的用户体验提升。

市场大,不一定好赚钱。收入多,不一定有利润。利润好,也不意味着自由支配的现金多

注1:文章图片分别源自豆瓣及微信公众号公共图片库

注2:若文章有涉及「他」字,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一般代指包括所有性别的第三方。

本文转载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427894648

我的读后感:

做产品要思考注意的事情很多,包括:

  1. 用户需求;能帮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产品的差异化在哪里
  2. 用户购买决策;这个需求是大众需求还是小众需求?购买决策链是什么?都有哪些渠道?又分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几天、使用很长时间后,复购等细分环节;做一个好的产品,这些环节都要考虑到。

砍掉产品80%的功能 集中力量把那20%做到八十分以上

昨天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句话:“砍掉这个产品80%的功能,集中力量把那20%做到八十分以上”。作为一名基层码农,这本是一句对某些产品状况无可奈何的吐槽,没想到收获了很多不明真相群众的赞扬、反驳以及误解。

为什么产品要做减法?

  当然,这的确是一句很没溜的话,砍掉产品功能当然不能儿戏,何况砍掉80%。而80%、20%显然也只是不准确的感性数字。那么为什么要砍掉产品功能,砍掉哪些产品功能,以及如何砍?

  个人认为,根据与用户需求、产品主旨的契合度,产品功能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核心功能:例如搜索引擎的搜索功能、IM的通信功能、电子商务网站的购物功能、门户网站的内容发布功能等等。这些功能直接满足用户需求,是产品最核心的部分。不用说,这些功能只能逐步强化精细化,绝不应该砍掉,除非产品转型;

  2,系统工具:例如社交网站的私密通信工具,电子商务网站的搜索工具、BBS的用户管理功能等。这些工具并不直接满足用户需求,但却是满足用户需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些功能有可能利用的频率并不高,例如网站黑名单功能,但却是一个成熟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绝不可以因使用频率低而更改其主旨,更不应该砍掉;

  3,附属功能:例如QQ的QQ秀与好友印象、微信的游戏、百度的贴吧等等,这些功能满足用户的附属需求,它们附着于主需求之上。良好的附属功能是产品微创新非常重要类型,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4,附加功能:例如搜索引擎与门户站点的广告功能,给其它产品导流功能,以及“与产品主旨无关的功能”;

  产品做减法,更多的是第四种。部分功能的附加是无奈之举,例如广告,这部分功能不是不应该砍,而是不能。能砍掉的更多的是“与产品主旨无关的功能”。那么,何谓“与产品主旨无关的功能”?为什么又要砍掉它?

  数年以前,谷歌出了一款叫做iGoogle的工具,一时风靡。这款工具上,用户可以把自己需要的功能添加到一个页面上,包括自己的邮箱、日历、天气预报、记事本等等。在这个页面上,可以只登陆一次,做很多工具的事情,非常美好,中国包括百度网易等很多公司都做了类似工具,但逐渐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用户不习惯这样用系统,用户只希望在一个平台上满足自己的一个核心需求。去饭店就是去吃饭的,去电影院就是去看电影的,去图书馆就是为了借书的。正如同上百度就是为了搜索,上QQ就是为了通信,上人人就是想看看同学,从来没有一个平台能把所有用户需求都满足。

  产品主旨的选择是非此即彼的,是人人就不能再是微博,是微博就不能再是微信。同样的功能,不同的细节与呈现方式,会使得产品的主旨并不一样。人人、微博、微信都有长短内容发布功能,都能跟用户建立关系,都能看到用户的发布信息,这些功能点很类似,但是其功能的细节不同,于是它们是不同产品,用户对于它们的定位与期待是不同的。

  所以电影院不能再去添加饭店功能。当然,在电影院可以出售饮料与爆米花,因为满足的是用户“看电影时候的就餐需求”。饭店不能再去做电影院,但在饭店放一个电视往往也可以提高就餐者的体验,因为满足的是用户“就餐时的娱乐需求”。刻意的附着与悉心的附加,两者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那么,是不是“附属功能”就越多越好呢?也不尽然。一个系统过多的“附属功能”,尤其是低质量“附属功能“的附着,也是一个灾难。产品功能都是消耗用户资源的,需要消耗用户的认知能力,需要让用户点击,需要消耗系统的位置。如果用户不用,或者用的太少,这些资源就白白浪费,浪费过大的时候,灾难就产生了,用户的将很难辨清产品主要功能,会看不懂系统,直接的恶果就是老用户的厌烦,新用户更是很难融入。

  总体而言,产品功能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越多就越能够给予用户更高体验。让产品承载多少附属需求与附加需求,需要良好的掌控把握。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发资源的有限。

  既然产品功能消耗用户资源,那么如果产品消耗的资源不能大于给用户产生的价值,就没有意义,甚至是负分的。如果说一个八十分的产品,可以给用户创造八十分的价值,那么只有六十分的产品,可能并不能给用户创造六十分的价值,甚至不能给用户创造任何价值。

产品设计

把常用的功能放在显眼的位置, 能够轻松触及。 以前用过MS 的 WM, 里面的退出程序按钮真的是让人蛋疼的紧,好像跟你在说,“就是让你关不掉我”

一个好的状态过渡动画会让你感觉更加的舒心,特别是在等待的时候, 漫长的等待时间会让人抓狂,如果有一个动画或者是文字信息会好很多

 

认清市场和自己,界定能力的界限。在可以做的时候不做,是克制的智慧。

什么地方应该深入?什么地方应该浅显?为什么一个点击动作就需要如此心血,大家都喋喋不休的多任务却简单限制?在各种维度上,对“度”做恰到好处的把握,却非平常。

音符的重与轻,词句的增与删,色彩的浓与淡?

自古而来就是艺术

通过眼球运动可以准确掌握此人在看什么

眼球运动研究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思想,即人的目光一次只能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这个小范围我们称之为“视觉距”。

我们在读书时,目光中一次只能进入一个关键字以及左边4个字和右边的15个字。我们的目光就是从这样的一组字跳跃到另一组字,然后在上面停留片刻以看清楚每个字。我们之所以能够把目光聚焦在那一部分文字上,是因为眼睛中的大多数传感器——那些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进行加工的感受器——集中在视网膜中央一个叫做中央凹的微小区域里。这就是我们读书时眼球移动的原因。

如果你能跟踪某人中央凹视网膜的运动以有其注视的内容,你就能够极为准确地掌握此人到底在看什么,到底在吸收什么信息。

 

PS:

由此可见,在网站、软件等产品设计时,并不是页面越复杂越好!需要合理的安排空白与内容。尽量吸引住用户的眼球!

眼球

学习总结

今天早上还是按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拿出这本书——《就这么做产品》——出来看,看着看着发现怎么到参考文献了?突然才意识到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每天看一点,每天学一些,积累起来到今天看完了。

看完后感觉脑袋里有所得,但又好像不明确,要说出来大概我学到了什么,需要想一想。

整本书从产品需要开始分析,涵盖开发,测试,营销等IT产品的各个方面,可谓是全。

 

产品开发要结合市场实际,要出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早出一版本,去占领市场,然后根据用户反馈等信息,不断的去修正产品,终于完善优化产品,并在市场上站住脚根.

怎么样去判定一个需求:你现在感觉麻烦不方便恶心的事情里都包含着一个需求,就看你如何去解决。

细分市场,定位目标客户,产品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使客户满意。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问题识别->信息查询->备选评估->购买决定->购买之后

 

低成本规模经济,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渠道,策划),山寨模式(模仿,整合,草根精神),产品设计简单为美

责任要落单

 

先予,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