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基层领导的忠告


分享一下汤君健在得到课程《怎样成为带团队的高手》中的建议:

很多管理者是空降到一家公司,或者一个新部门。面临的是“新人”带老团队,这种情况在一开始树立威信也会很重要。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我会建议你精心准备一场“施政演讲”。
所谓“施政演讲”,就是你在这个新公司、新团队,首次比较正式的自我介绍和分享。
这次演讲需要你花时间准备,不需要刚到新岗位就急着做,你可以先花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和每一个利益相关人,包括你的上级、重要下属、兄弟部门、关键客户,进行充分接触,摸清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准备内容。

一般来说,这个演讲会包括三个部分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是关于你个人的职场经历和生活介绍。
目的是通过了解建立信任,这个部分不需要太严肃,你可以分享自己职业生涯里有意思的故事,也可以多放一些生活中的照片,拉近你和下属的距离。

第二部分,是你的管理风格。
我建议你开诚布公地告诉下属们,你最希望的工作方式、最欣赏的下属品质,还有你绝对不能容忍的价值观底线,也就是规矩,相当于把丑话说在前面。说这些,都是为了降低你和你下属的沟通成本,不要让他们去把时间、精力花在揣测你的心思上。

第三部分,是你的工作方向。
你准备怎么带领团队开展工作?尤其是告诉大家,你和前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做法。

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定了规矩,就要执行。 我们知道,每个团队也是有惯性的。如果你想比你的前任做得更好,你肯定要对原有工作方式进行调整。当然,我不建议你一上来就“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样容易引起下属的反弹。
不过,我也特别提醒性格比较温和的管理者,如果有下属的行为,触犯了你的规矩,你就有必要“杀鸡给猴看”,批评教育,或者在你的职权范围里进行处罚,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需要让团队看到你的决心。

关于公司运营

公司首要的一个点,就是要有业绩,业绩哪里来?来自于产品, 来自于服务,来自有价值的服务,为别人解决难题、提高效率、减少时间、创造价值;各行各业所有的商业服务都是围绕服务他人来开展的, 只不过形式不一样,呈现方式不一样。我们当前做产品,做互联网产品, 要把上述核心思想一直常记脑海。

但,你有了上面满足这些必要条件的产品后,你真的能赚钱吗?因为信息的差异,你不确定你当前提供的服务是否为真实客户所需要的,假如是真实客户所需要的, 那他们知道你的存在吗?他们能轻松找到你的产品吗?

但,假如你的产品有市场需求, 你也打了大量的广告,别人能找到你的产品, 你的产品真的能产生收益吗?你的产品能够让普通小白理解吗?他们能轻松上手吗?他们会觉得你的产品好用吗?他们能喜欢上你的产品, 他们愿意花时间在你的产品上吗?他们愿意帮你推广吗?

但,假设上面的所有都存在,都足够好,你觉得你的产品能长久吗?别人不会抄吗?别人不会比你更便宜吗?你的产品能长期可持续吗?

运营一个公司,打造一个产品, 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前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点;现在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产品, 占有了一些市场, 但这只是开始;你不仅要做好产品, 运营好,还要管理好公司的人事、财务;管理好公司的文化、战略;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

一个很直接的想法,招人,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想法很好, 但很多事情不是完全能放手的, 比如说招人,小公司很难招人, 一个是因为业务刚起, 业绩不是特别的好,如果花大价去招人,公司的财务就会非常紧张,如果一旦有风吹草动,有很大可能性会发不出工资;另外,假设有足够的预算去招人,你确定就能招到好的人才吗?人家愿意过来吗?经过我这些年的经验,很多人都愿意去大公司,甚至是低于市场价,只为去渡个金,何况,大公司给的钱只多不少, 我们小公司很难比得上人家;所以,在招人这个事情,你要不断的过滤,不断的面试;假如你有专职的HR专业在负责招人,很多时候他们都只是在常规的几个求职平台上刷一下简历,简单的沟通,叫过来面试的人质量参差不齐,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不过这些时间都是值得的!

所以,做为创业者,你要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 产品推进(新产品研发、老产品更新)、运营推广、人力资源、业务业绩、财务、公司内部管理(培训、活动)等;经常性会有人来问你, 这个要怎么处理、哪个要怎么决定、另一个要怎么选择,现在的我,总感觉事情太多,太杂,完全没有把时间放在重点上。

那么,哪些才是重点?公司要发展,先要业绩 ,要业绩就得有好产品,就得有好人才;所以, 人才招聘是第一件大事,保证有能力的人留在公司,找到有能力的人补充进来,不断的发挥价值,创造输出;其次是打造好的产品,一个好的产品自带推广属性,一个好的产品可以自我销售;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打造出一个或多个能持续输出的好产品,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 其他的诸如都可以完全的交给专人去负责。

不要给自己留太多的后路!

做生意的人会给自己留这样几种后路:
做小生意的人,会给自己留很多的后路;
做大生意的人,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做事业的人,会把自己的后路全部绝掉!

我做过小生意,我很了解做小生意的人的心态,他们通常会这么说:
“我做小生意,能赚钱,投入又不大,就算亏了,我已经想好出路了,要么回去上班。要么马上调转枪头,做别的;也就是说鞋子卖不好,我可以去卖帽子;帽子卖不好,我可以去卖裤子;裤子卖不好,我可以去卖袜子;反正,这些都是我的后路,我不会没钱赚的,也不会亏到那里去。反正,打一枪换个地方。”
这对做小生意的人来说是对的,所以,他们就不会亏到哪里去,因为他们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的后路,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山穷水尽,他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的一亩三份田,日子很逍遥。
大生意的人,通常也会给自己留有一条后路。这条后路通常是为自己留下一笔养老的钱。他们心里,一般会这么想,就算失败了,这留下的钱也够自己下半辈子过上“小康”的生活了。
做事业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后路全部绝掉。我碰到过很多有志于创业的青年,也些青年每天都叫着口号说,“我要创业,我要成为中国的盖茨,我要赚多少的钱,我要……”但我通常会问他们一句,“既然你有这么多的理想,那你为什么不去干?为什么还不去辞职?”于是,他们没有声音了,回答倒:“我现在的工作很好,一个月5、6千元,万一我失败了,再找这样的工作是很难的。我下不了决心!”
呵呵,他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打虎壮士,天天喊着要去打老虎,但没有行动,于是只能每天描述老虎是如何如何的可怕,呵呵,这样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
我想,这就是城市里的人缺乏冲劲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后路太多、而且也太好,他们总是把自己手上已有的东西捏得紧紧的,生怕失去;或者他们也会去创业,但却给自己留下了好几条后路,生怕自己到了最后一无所有。
有个猎人带着一只猎犬去打猎,“砰”的一枪,猎人打到了一只鹿,但没有打死,只是受了伤,于是猎人命令他的猎犬去追。猎犬接到命令,二话没说,嗖得一下窜了出去,但半个小时过去了,猎犬低垂着脑袋,空手而归。于是猎人很惊奇,问到:“鹿呢?”猎犬穿回答到:“没追到,让他给跑了!”“跑了?”猎人很诧异。“跑了,的确是跑了”,猎犬很委屈的说到。一只没有任何伤病的猎犬为什么会追不到一只受了伤的小鹿?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

 

年轻创业者,卖产品时请绕开这些错误

你应该知道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创业公司过不了几年就都倒闭了。

年轻创业者,卖产品时请绕开这些错误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聪明能干、有好想法的创业者会失败?通常这会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创始人之间的冲突、资金问题、执行问题……

但是,企业失败的核心问题是其产品(或服务)卖不出去。

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的创业者对市场营销都知之甚少。你可能对你的产品或服务非常有激情,领导着一帮很聪明的人,网站设计得也很出色……但是,如果你对市场和销售不在行,你的结果就是失败。很抱歉告诉你这个残酷的事实。

如果你要为自己辩解“我在大学里选修了营销课程,我的成绩还不错”什么的,还是省省吧。

我大学学的就是营销专业,还拿到了MBA学位,而且两所学校都是名牌大学,当我开始自己创业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我很快发现,创业时真实的市场营销工作与我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有天壤之别。商学院所教授的营销知识都是针对财富500强那样的企业,很难和真实的用户接触,而且那些企业在面对线上市场时落后了好几年。如果你要建立一家成功的公司,你就要努力学习、了解“真实的营销世界”。参加在线课程,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别闭门造车,请经验丰富的人多指导你。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的前途是无量的。你会获得让你成功的一技之长,无论你做哪行。

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下很多创业者现在很可能正在犯的三大错误,以及该怎样改正这些错误。

错误一:想让每个人都成为你的客户

很多创业者都是善良的好人,他们该被祝福,他们都希望能出一份力,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但这也是创业者们的魔咒。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想用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去帮助每个人,结果他们谁也帮不了。

目标市场过于宽泛,可能是大家最容易犯的营销错误。为了能从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你的目标人群要设定得尽量具体,可以说用户群越小越好。

你可能在想:“我放弃的那大部分人群怎么办?”

你要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我要服务好我所关注的这部分人群,这是一件伟大的事。”聚焦在特定的人群上,你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下。当你描述你的典型客户时,你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他,不仅包括人口学上的特征,还要有心理层面的分析。

举例来说,“25岁-40岁的男性”这样的描述太差劲了。“25岁-40岁的职业男性,生活在大城市中,热爱户外,为自己的业余爱好拼命挤时间,他们担心最好的时光在离他们而去……”应该这样详细地描述。这样的目标客户对你才有用,你才能从服务他们的过程中挣到钱。

解决办法:把你的典型客户的特征写下来,描述他们的沮丧、担心及渴望所在。尽量深挖,尽量个性化。你要切身去体会他们的感受,想他们所想。

错误二:缺乏用户参与

很多创业者爱展望这样的蓝图:“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建了厂房、仓库,生产了不同寻常的产品,接着对外展示我们的成果,然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很可笑的想法,现实世界可不是这样的。

准确预测消费者需要什么很难,但反过来说,有了想法不经用户确认就开始闷头干却很容易。当你失败后你才认识到没人需要你的产品。

在做市场工作时,你要让自己具备“科学家”式的头脑:总要做实验测试自己的想法,和你的测试对象(用户)尽可能多的接触。

要做到这些,调整好你的心态非常重要。你收到的很多反馈肯定会令你不好受,但不要太介意,不要被你的情绪所控制。

如果你的点子很烂,当然越早发现越好,而不是在你已经把很多钱投进去的六个月后。

测试,测试,测试,这是成功的市场营销大师们在做的,因为这很管用。

解决办法:在决定要着手创业前,你要花时间与潜在客户多交流,看他们需要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所在)。然后尽快做一个测试版进行测试,再获取客户反馈。然后重新结合反馈重新调整,再测试。重复这样的操作直到客户真正满意,愿意为此付钱为止。

错误三:让用户觉得你不是在和他自己沟通

现在你已经确定了你的典型客户,而且也提供了他们正想要的产品/服务,接下来就是有效地和他们沟通。

关键是你和每位客户的沟通要像一对一的直接沟通那样,而不是一对多。两者的差别非常大,而这点常被忽视。

当你给一个人写邮件时,你可以谈论他的沮丧、担心及渴望。你会让他们感觉被你所理解。通常这种理解就是市场营销中的魔力。

Eben Pagan,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营销大师之一曾说过:“从你的顾客觉得自己被理解了的那时起,奇迹就发生了。”

当他们觉得你了解他们的困难,他们就会觉得你肯定也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一来,销售就是顺水推舟了,而且会很有趣。

解决办法:每当你在做营销材料时,直接写给你的典型客户。直接拿自己做实验,问问自己:“这是对我说的吗?我觉得被理解了吗?这吸引我吗?”如果答案不是肯定的Yes,就拿回去继续修改吧。

结语

因为营销工作涉及到心理学,而心理是很复杂的科学,所以敏锐和关注细节造就了很多世界一流的营销大师。

其实要赢得你的目标客户群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把三个错误的解决方法做好了,你很快就能从你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最后再重复一遍三个“诀窍”:

1.彻底弄清楚你的目标客户是谁;

2.经常与客户保持接触,做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

3.以“一对一”的方式与客户交流,让他们感觉被你所理解。

作者:Phil Drolet是一位管理培训师,他帮助企业家提升营销技能,改进思维方式

软商创业

创业业时的好点子不重要

因为下面两个原因的存在,所以创业时的一个好点子没有通常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1. 想出一个好点子很难,因为社会分工已经很细,你想到的几乎总有人比你先想到了。
  2. 就算你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但不被模仿很难。

苹果花了10年时间成为手机领域的老大,请问,苹果出道的时候:

  1. 有没有智能机?有啊,Windows Mobile、塞班
  2. 手机行业有没有巨头?有啊,诺基亚,三星
  3. 有没有大屏触屏机?有啊,高端商务机

但是,苹果照样可以取得现在的成就。

那么哪些是重要的呢?

  1. 拥有一个优势互补、协作顺畅的团队是重要的。一个人能力总是有限,不可能样样兼顾。
  2.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做事是重要的。谭木匠不过是卖梳子的,都可以做成现在这样的规模,可见从事什么行业不见得那么重要。
  3. 选择好一个发展方向,哪怕这个方向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

没有装到口袋里的钱不算钱

在创业初期,要牢牢控制住风险,任何意外和不小心,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做预算的时候,不要把可能收到的钱算进去。比方说,你预期下周有一笔5W元的进账,而你这周要租写字楼,你盘算着究竟是租 7K/月的 还是 10K/月的。因为你想着下周就有5W元的进账,那个客户已经信誓旦旦地说下周就签合同,打款。然后你就去租了10K/月的,但是,实际上,该客户可能会临时变卦,可能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出差,可能当时的承诺只是面子上好看一些根本没当真。这些都是你说不准的,而你现在公司的体量又很小,经不起太大挫折。因此,做预算时,还是偏向于保守一些,没有装到口袋里的钱不算钱。

机会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不要抱怨别人机会好,自己机会不好,不要老是坐等机会出现。不要好高骛远地总想要做大事,对小事情不屑一顾,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细节开始做起。

史玉柱的接班人,新CEO是刘伟,也是史玉柱最早的员工之一,职务从普通的文秘、人事部长、副总裁,到2007年9月起任巨人网络总裁。注意到她曾经的一个职务“文秘”,文秘做到CEO,如果不是将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那基本上是没什么机会的。

因此,从现在起,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任务,认真对待每一位员工。只要不断努力,你就会在努力中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

跟合伙人说几句话

我发现你们的一些思维还是没有转变过来,比方说,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和你合伙干,我只要每月4000块就可以了,够我生活就行了”。我就想问一下:“我来保障你的基本生活,我的基本生活谁去保障呢?没有人!”如果你想做我的合伙人,那么你就是创业者,就是老板,老板是给别人发工资的,不是被发工资的。我们从公司里拿钱,那不叫“领工资”,那叫“分成”。如果当月公司没有进账甚至亏损,我们不但拿不到你所理解的“工资”,甚至还要投钱到公司里。一旦你有这种旱涝保收的想法,在我眼里,你就变成员工了,根本不是什么合伙人,虽然你一个月只要4000块。我觉得,想成为合伙人,比较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我和你合伙干,公司没有利润的时候我不拿钱,有了利润以后我们再分成创业

 

本文摘自:http://www.cnblogs.com/JimmyZhang/p/3183189.html。 作者:张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