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关系的威力

        社会学家马克· 格兰诺维特,在他1974年的著名研究《找到一份工作》(Getting a job)中,格兰诺维特访问了波士顿郊区几百名职业工人和技术工作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就业经历。他发现有56%的受访者是通过个人关系谋得职位的。另外18.8%的人是利用正规渠道——招聘广告、猎头公司——找到工作的, 大约20%的受访者是自己直接去申请职位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个人关系,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格兰诺维特感到意外的是,他发现这些人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都属于“微弱关系”。那些利用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人当中,只有16.7%与自己的求助者(如果此人是自己的好友)“经常”来往,有55.6%的人只不过是偶尔见到自己求助的人。还有28%的人“很少”见到帮自己牵线的人。而且,通过朋友介绍通常都找不到工作,一般都是靠仅有一两面之交的人找到了工作。

 

         这又是为什么呢?格兰诺维特认为,要想了解新工作的有关情况,或者有关工作的新信息或新想法,“微弱关系”总是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毕竟,朋友与你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差不多。他们可能是你的同事,就住在你的附近,去同几家教堂,上同几所学校,参加相同的聚会。所以,能有多少事情是他们知道而你却不清楚的?而另一方面,你们只是认识而已,也就是说,与你生活的圈子大不一样,他们很可能知道一些你不了解的情况。 即:

相识人数的多少代表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相识越多,你的社交能力越强。

当然,这一法则适用于求职以外的其他领域。

 

通过上面的了解,你很可能和我一样,才认识到“微弱关系”的妙处,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多认识一些人呢?!怎么样去认识新的朋友,怎么样去保持这种“微弱关系”呢?

认识新的朋友其他并不难,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加一个QQ群,比如说关于营销,房地产,金融等各个行业或领域(如果你不知道有哪些行业与领域,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一下)。我个人平常喜欢看点小说,弄弄软件,学学心理学等,所以,加个小说群(最好是同城群),写几个软件发到某些群里,都是一个认识新朋友的好办法。

要维护这些“微弱关系”其实也很简单,每当过年,过节了给朋友们发个祝福邮件,写个问候短信,都是很好的做法。当朋友生日了,给他发个电子贺卡,送个音乐,相信朋友都会很高兴的。

那还等什么呢?!就从现在开始吧!

fcfc8f8c307728c0823c4a994e9814ce

神奇的六步分离法

在很大程度上,发起任何一种社会流行的成功要取决于信息传播者所持有的社交天赋。传播同一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

The small-world problem (微型世界问题) 是指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我们是否属于各自孤立的世界,顺着自己的轨道同时生活着,因此,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联都相当小,并且心理距离很远?还是我们所有人都被编织在一张无所不包、彼此紧密相连的大网上?

你对此问题如何看待?

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社会学家史泰林·米勒格曼为了研究 The small-world problem (微型世界问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随机选出160个普通人,各发一个邮包,接收人叫约翰,住在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的沙伦市。米勒格曼让被测人用社交链把这个包裹交到约翰手上。具体方法是:拿到邮包的人,先在邮包背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然后,交给或寄给某个亲戚朋友,前提是收到邮包的人有可能接触到约翰。比如,你住在奥马哈市,但有一个堂史住在波士顿近郊,就可以把邮包寄给他。因为波士顿属于马萨诸塞州,堂兄认识约翰的可能性比你大。他不一定见过约翰,或许他的社交圈里有认识约翰的人。
约翰每次收到一个邮包,都会按约定计划,立刻寄还给米勒格曼。通过邮包背面的姓名和地址,米勒格曼就能查出每只邮包经过多少人转手。160个包裹从中部到达东部,跨越大半个美国,你猜这一路平均需要多少中转人?
他仔细研究所有的邮包,米勒格曼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大多数邮包仅需五六次中转,就能到达目的地。这就是社会学中著名的六步分隔法则。

六步分隔的发现,让人们认识到地球村原来很小,人与人的联系比想象的要密切得多。远在天边的陌生人,离我们也不过几步之遥。

六步分离法则并不是说每一个与其他人之间都仅仅有六步之隔。他的实际意义是,某些个别人与其他所有人的相隔仅几步之遥,我们就是通过那几个个别人物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流行三法则

 

       流行三法则包括: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我们以时尚流行为例:
       个别人物法则:在这些特别的人物中,有人意识到时尚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自己的活力、热情和个人魅力把“时尚”传染给大家,从而引导时尚。
       附着力法则: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在能影响力上收到显著不同的效果。
      环境威力法则告诉我们,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更为强烈。

5009743_163848756000_2

流行三法则

 

       流行三法则包括: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我们以时尚流行为例:
       个别人物法则:在这些特别的人物中,有人意识到时尚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自己的活力、热情和个人魅力把“时尚”传染给大家,从而引导时尚。
       附着力法则: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在能影响力上收到显著不同的效果。
      环境威力法则告诉我们,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更为强烈。

关于侵害

必须要注意的是:对人们应当加以爱抚,要不然就应该把他们消灭掉;因为们们受到了轻微的侵害,能够进行报复,但是对于重大的损害,他们就无能为力进行报复了。所以,我们对一个人加以侵害,应该是我们无需害怕他们会报复的一种侵害。

 

摘自君主论, ps 10;

 

就个人而言,这个相当的有道理!就相当于你收拾一个人,不收拾而已,要收拾,就要往死里走!人生就得有点霸气!

 

为自己营造霸气,从现在开始!

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