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商创业

创业业时的好点子不重要

因为下面两个原因的存在,所以创业时的一个好点子没有通常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1. 想出一个好点子很难,因为社会分工已经很细,你想到的几乎总有人比你先想到了。
  2. 就算你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但不被模仿很难。

苹果花了10年时间成为手机领域的老大,请问,苹果出道的时候:

  1. 有没有智能机?有啊,Windows Mobile、塞班
  2. 手机行业有没有巨头?有啊,诺基亚,三星
  3. 有没有大屏触屏机?有啊,高端商务机

但是,苹果照样可以取得现在的成就。

那么哪些是重要的呢?

  1. 拥有一个优势互补、协作顺畅的团队是重要的。一个人能力总是有限,不可能样样兼顾。
  2.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做事是重要的。谭木匠不过是卖梳子的,都可以做成现在这样的规模,可见从事什么行业不见得那么重要。
  3. 选择好一个发展方向,哪怕这个方向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

没有装到口袋里的钱不算钱

在创业初期,要牢牢控制住风险,任何意外和不小心,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做预算的时候,不要把可能收到的钱算进去。比方说,你预期下周有一笔5W元的进账,而你这周要租写字楼,你盘算着究竟是租 7K/月的 还是 10K/月的。因为你想着下周就有5W元的进账,那个客户已经信誓旦旦地说下周就签合同,打款。然后你就去租了10K/月的,但是,实际上,该客户可能会临时变卦,可能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出差,可能当时的承诺只是面子上好看一些根本没当真。这些都是你说不准的,而你现在公司的体量又很小,经不起太大挫折。因此,做预算时,还是偏向于保守一些,没有装到口袋里的钱不算钱。

机会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不要抱怨别人机会好,自己机会不好,不要老是坐等机会出现。不要好高骛远地总想要做大事,对小事情不屑一顾,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细节开始做起。

史玉柱的接班人,新CEO是刘伟,也是史玉柱最早的员工之一,职务从普通的文秘、人事部长、副总裁,到2007年9月起任巨人网络总裁。注意到她曾经的一个职务“文秘”,文秘做到CEO,如果不是将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那基本上是没什么机会的。

因此,从现在起,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任务,认真对待每一位员工。只要不断努力,你就会在努力中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

跟合伙人说几句话

我发现你们的一些思维还是没有转变过来,比方说,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和你合伙干,我只要每月4000块就可以了,够我生活就行了”。我就想问一下:“我来保障你的基本生活,我的基本生活谁去保障呢?没有人!”如果你想做我的合伙人,那么你就是创业者,就是老板,老板是给别人发工资的,不是被发工资的。我们从公司里拿钱,那不叫“领工资”,那叫“分成”。如果当月公司没有进账甚至亏损,我们不但拿不到你所理解的“工资”,甚至还要投钱到公司里。一旦你有这种旱涝保收的想法,在我眼里,你就变成员工了,根本不是什么合伙人,虽然你一个月只要4000块。我觉得,想成为合伙人,比较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我和你合伙干,公司没有利润的时候我不拿钱,有了利润以后我们再分成创业

 

本文摘自:http://www.cnblogs.com/JimmyZhang/p/3183189.html。 作者:张子阳

流行浪潮

在流行浪潮中,信息传播者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些信息传播者能让信息传播开来,但信息的内容也非常重要。一则信息成功的因素就在于其“附着性”。它能决定一则信息如饭菜、电影、产品是否令人难忘,是否促成变化,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在广告行业里有一句座右铭,任何人至少要看过6遍广告,才能记住其内容。

 

      人们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如何使信息更易传播,即如何使我们的产品或者观念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但是要把消息传播出去,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于怎样确保消息不会从听者的一个耳朵进,而后从另一个耳朵出去。信息有了附着力就意味着它会对人产生影响,你就不能把它从你的脑海中赶出去,也不能随便把它从记忆中清除出去。

      消息本身就会传播,前提消息是人们需要的信息。保罗-里维尔发起了一场口头信息传播浪潮,他使用的那句话是“英国人就要来了”。如果他那次骑马夜行是为了告诉人们他正在降价出售自己银器店里的产品,尽管他极富个人魅力,也不可能把马萨诸塞州的乡村地区都动员起来。

       附着力听起来好像应该一目了然。大多数人为了让听众记住自己的讲话内容而加强讲话的语气,我们会放大声音,或者会重复讲话内容。销售人员的感受也是如此。在广告行业里有这样的一句座右铭,任何人至少要看过6遍广告,才能记住其内容。这句话对可口可乐公司和耐克公司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家公司都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用于市场营销,而且也支付得起所有媒体上的广告和对自己的报道。但凭借有限的预算要想使事物具有附着力,是否还存在其他更微妙、更容易的办法呢?

        我们来看一看直销领域的做法。公司付费给杂志社为其刊登广告,或者发送附带优惠券的直接邮寄广告,希望读者剪下来,并附上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寄回公司。让消费者知道产品信息并不是直接销售的困难所在,困难在于让消费者花时间去读广告,记住广告,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为了弄清楚哪些广告效果最好,直接业务员需要进行广泛的试销活动。他们可能会把同一则广告制作成十几种不同的版本,然后在十几座不同城市同时进行宣传,然后比较这些城市对不同广告版本所做出的反应。传统广告商对于一则广告是否成功视线就有一定把握,这涉及幽默感,色彩斑斓的画面和名人对产品的赞誉。相比之下,直销业务员没有这类事先概念,因为邮寄回来的优惠券数量或对电视广告做出响应而拨打800电话号码的人数能给他们一个客观的、真实的效果衡量。在广告领域,直销业务员对广告的附着力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一些关于如何使产品深入到消费者内心的最为诱人的结论就是他们的工作成果。

比如,20世纪70年代有一位传奇式的直销业务员,名叫莱斯特·旺德曼。他在哥伦比亚唱片邮购公司的发言中,向麦迪逊大街的麦肯广告公司发难。哥伦比亚公司过去是,如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购公司之一,自从公司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旺德曼一直负责广告宣传业务。然而,哥伦比亚公司决定聘用麦肯公司制作一系列电视商业广告,以支持旺德曼政治创作的直销印刷广告。这些商业广告不是插播在夜间节目里,也没有800免费电话,它们只是标准化的电视画面,目的只是要唤起人们对产品的意识。旺德曼心里不是滋味,这一点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他从事哥伦比亚公司的广告工作有20多年了,丝毫不愿意把任何一点业务拱手让给竞争对手。他也不相信麦肯的广告会给哥伦比亚公司带来任何实际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议进行一次实验。他说,哥伦比亚公司应该把本公司在《电视指南》报和《列队》杂志当地版上所做的广告在全国26个传媒市场上补全,应该允许麦肯在其中13个市场上宣扬其“呼唤意识”的电视商业广告。在其他13个市场上,旺德曼将宣传他自己的一系列电视广告。谁设计的广告在当地《电视指南》报和《列队》杂志上回应率增加最多,谁就赢得所有的业务。哥伦比亚公司表示同意,一周后,他们把结果制成了表格。旺德曼的市场回应率增加了80%,而麦肯只增加了19.5%。旺德曼大胜麦肯。

旺德曼取胜的关键在于他所谓的“猎法宝”。在《电视指南》报和《列队》杂志上的每一则广告里,他都让艺术总监在优惠购物单的一角画一个金色的小盒子,然后,他的公司在一系列电视广告词里告诉大家“金盒子的秘诀”。观众被告知,如果他们能够在自己买的那份《列队》和《电视指南》上找到金盒子,他们就可以免费写信获得哥伦比亚公司产品清单上的任意一张唱片。旺德曼总结说,那个金盒子就是触发器,它给电视观众一个理由去寻找刊登在《电视智囊》和《列队》杂志上的广告。它也把哥伦比亚的电视广告稿和杂志广告连接起来。旺德曼写道:“这个金盒子使读者变成了互动广告体系中的一部分。观众已不仅仅充当观众的角色了,他们也成了参与者,就好像是在做一个游戏…..可见,这项活动的效果多么惊人。1977年,哥伦比亚公司在杂志上刊登的长期广告中,没有一则带来效益。1978年,有了金盒子电视支持,每份杂志广告都开始带来效益,这样的突然好转简直是史无前例的。”

如果大家能仔细研究一下能促发流行潮的观念或信息,就会发现那些使之具有附着力的因素常常都是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东西,就像旺德曼的金盒子。想一想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里学家霍德华·莱文瑟做的恐惧实验。莱文瑟想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说服一组耶鲁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去注册破伤风针。他把这些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所有同学发了一本7页的小册子,上面解释了破伤风的各种危险性和打预防针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大家,校医院卫生中心为有兴趣的同学免费注册破伤风针。这些小册子有几种版本:有些学生拿到的是“高恐惧”版本,里面使用了夸张的文字来描述破伤风的症状,还配有一些彩色照片,照片上有个重病患儿,还有几个使用导尿管、鼻管、并带有气管切开手术伤口的破伤风患者;在“地恐惧”版本里,描述破伤风危险性的语言非常低调,而且省去了照片。莱文瑟想看看不同的小册子对学生们如何看待破伤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他们去医院注射预防针的可能性影响。

它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计到的。后来,当再次发给这些同学问卷时,大家看上去都对破伤风的危险性有了很好的了解。而那些得到高恐惧册子的同学更加相信破伤风的危险性,更加相信注射预防针的重要性,更有可能想去接受预防注射。当然,莱文瑟调查到底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打预防针时,所有这些差异都消失了。实验1个月后,几乎没有什么实验对象——仅有3%的人——真正去卫生中心接受预防注射。不知什么原因,这些学生竟然忘记了破伤风的危险性,所以他们得到信息后,并没有采取行动。可见,该实验不具备附着力。这是为什么?

如果大家之前并不知道存在附着因素,就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册子上给学生们提供的解释一定有问题。我们可能会想,用吓唬的方法是否合适,是否社会上人们忌讳破伤风,所以学生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身处危险之中,或者也许是学生非常害怕医疗本身。不管怎么说,只有3%的同学做出反应,这一点表明,要达到目标,脚下的路还很长。但附着力因素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它表明,问题可能根本不在于对整个信息的理解,可能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小金盒。果然,当莱文瑟重复这个实验时,他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动就使得接种率提高到了28%。他只是附了一张校园图,在校医院大楼处画了一个圈,并列出了接种的具体时间安排。

这项研究出现了两个有趣的结果。第一,有28%的同学去接受注册,而且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里去打预防针的人数相同。高恐惧组册子的说服力尽管很大,却显然与目的不想干。学生们不看骇人听闻的照片心里也明白破伤风的危害,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第二,有趣之处在于所需要的是在介绍过程中做一些微妙的但却关系重大的变动。当然,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早已经知道卫生中心的位置,而且毫无疑问,他们都去过好几次。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学生们是否有谁真正使用过这种地图。换句话说,发起预防破伤风流行潮所需要的不是铺天盖地的新信息或额外信息,学生们需要知道如何把破伤风一事合理安排到自己的生活里;增加一张地图和注射时间安排后就把小册子从一堂抽象的健康危害课——这堂课与他们以前听到过的无数的其他类似的理论课没有区别——变成了一个针对个人健康的实际建议。一旦建议变得实际而且符合个人需要,它就会令人难忘。(最后一句话,信息本身要具有价值并且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这有点类似定位理论)

任何观念要对人产生震撼作用,关键之处都在于其内在质量。在所举的实例中,没有一个在叙述内容上做出较大的改观。相反,他们使信息得到广泛接受方法只不过是在意思表达上做了一点边缘修改——如果你认真考虑材料的结构和形式,就能大大加强其附着力。霍华德·莱文瑟为了让学生接受注射,并没有付出成倍的努力,只是增加了一张地图和日常注射时间。个别人物法则认为,社会中存在个别能发起流行浪潮的特殊人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特殊人物。附着力给我们的教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种包装方法。

 

PS:

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广告商都采用类似“金盒子”的作法。比如说在广告中附加一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让广告客户来解题,如果答对了,就有机会获得广告主的某份奖品。这个“金盒子”的作用就在于吸引客户的眼球,让客户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其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样就会大大加强广告效果,加强广告主在用户心中的定位。

对于软件行业来说,我们已经看到过很多有用的方法,比如在论坛里,你完成某个推广任务,你就能获得积分,就可以查看某些等级积分要求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是要有价值的),这样就促使客户去发挥自己的资源,完成论坛的推广。这个推广任务可以包括通过某个URL进行用户注册,或者是访问网站;写一篇软文,发布到自己的博客上和推荐别人购买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不过要着重强调的是,你的产品要对客户有吸引力。这才是根本。因此产品很重要。

创业者更得如此,首先得有一个在某利基市场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有这样一群需求者。然后你才能通过各种推广手段去推广你的产品,占领市场。初创企业没有大量的资金去在各种媒体上做广告,只能通过产品质量进行病毒式营销来发展公司。

0020560028

超感染力

观察事物时伴以简单的身体运动能对我们的感受和思维产生巨大的影响

说服工作往往是通过大家不喜欢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微妙的、隐藏的没有付诸语言的东西。

 

超感染力是一种人们几乎没有意识到的基本生理能力。就像所有专业人员都应该具备某些特点一样,有些人对超感染力的掌握比别人要强得多。人们常说某人非常具有个人魅力或者说服别人的能力,一部分意思是指此人能把别人纳入自己的节拍,而且还能决定谈话的范围。一些研究发现,那些与教师很配合、同步运动程度高的学生比较愉快、学习热情比较高、学习兴趣比较浓,而且比较容易与老师相处。

 

当两个交谈时,他们不仅在生理和听觉上和谐一致,而且也在进行模仿活动。如果大家看到带有笑脸或皱眉的相片,他们也会回应以笑脸或皱眉,尽管可能是肌肉的轻微变化,但是通过电子传感器可以捕捉到。如果我不小心用锤子砸到自己的拇指,看到这一情景的大多数人的面部都会出现痛苦的表情:他们实际上是通过移情在模仿我的情绪状态。我们这种互相模仿对方表情是表达支持和关心的一种方式,甚至还有更基本的作用,那就是,它是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模仿也是人们相互感染情绪的方式之一。情绪具有感染力。通常认为,面部表情反应内心世界。因为我开心,我才会笑;因为我伤心,我才会皱眉。这时,情绪是自里向外流露的。但情绪的感染作用表明,情绪也可以由外向内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让你笑,就能让你开心;如果我们让你皱眉,就能让你伤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绪又是由外向内影响的。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管你是开心也好,还是悲伤也好,这些问题你现在都没能有办法去解决,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心情沮丧。很有可能因为你的沮丧,进而影响到了你身边的人心情沮丧,使得气氛很压抑。如果你心情愉悦,并认识到事情还有希望,让身体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开心、喜悦的情绪状态,你身边的人可能因为你的开心而开心,进而使得整个环境开心,使得事情向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慢慢的事情就有解决的途径!所以,让我们都由内而发的开心起来,沮丧也是过,快乐也是过,为何不选择快乐呢?!

 

经常对自己笑,让自己表情微笑,每一天,你都会很开心!这就是正能量!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自己开心快乐,并影响你身边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家人,你都是在自我修身!当正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是你爆发时!

 

今天你微笑了吗?!开心了吗?!

开心的笑

[转]怎么看待移动互联网时代

最近一直在做调研分析,以一篇文章来做个总结,谈谈我的看法。

文章也好,书也好,大抵可以分两大类。第一大类的,它可以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信息,信息也许不好听,但是是很有效的信息,比如,退休前的任志强写的那些挨骂的博客。另一大类,它的目的就是迎合你的观点,让你来掏钱,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做分析的话,需要数据,需要概念,需要观点,在分析之前,需要对概念、数据和观点来“去魅”,去掉人们因为各种目的加在这些概念和观点之上的那些会妨碍你进行判断的东西。

大部分人进行分析的依据都来自于主流意见和主流观点,很不幸,在高新技术行业,主流意见和主流观点一般是不靠谱的。要看清前景,首先是要对这些意见和观点进行去魅,而不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向前看。

作为亲历互联网泡泡糖时代的人,先回忆一下那些年发生的事情。Google是互联网公司的代表。但是,在2000年之前,Google还没进入视线,那时候的观点是门户就是未来,就是一切。现在看呢?网易变成游戏公司了。新浪要不是抓住了博客和微博这两个东东,早就被扫尽垃圾堆了。而新浪能把微博、博客做到目前这样子,靠的是资源的运作能力,而不是IT技术。

在2004年之前,腾讯还在发愁下一口饭在哪里。那时候,人们以用MSN为自豪,用QQ是脑残的代名词。百度,2000年出生,不起眼的小弟弟。淘宝,在各种小网站上做垃圾广告,和现在“吕布不在家,貂蝉等着你”广告档次差不多。泡沫顶峰时,只要有看起来还不错的网站,就能搞到很多钱,会写点html,上万的工资,哦,还是兼职情况。一万,在当时的物价水平下,能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支付一套不低于100平米的房子的首付的一半。

那时候,煤矿是没人要的,挖煤是亏钱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大浪淘沙,然后,大家才发现,TMD 什么门户啊,网站啊,不过是很微不足道的一环节。即使在目前,分析几个公司的财务数据也可以发现,很多互联网公司是换了个脸的游戏公司和广告公司。包括谷歌。

写到这里,可以抛出第一个观点了:

观点1:在强烈的产业变化时期,主流观点是不靠谱的。产业和产品的具体形态的预测一般来说,都是错误的。

下面,再看技术管理的经典观点。这几个观点是经过多年多个行业的检验而存活下来的观点。详细内容可看我以前的博文:《西方技术管理的精髓》,这里只简要概述。

第一个观点是技术发展的S曲线(下图)。每一项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展到一个瓶颈,无视这个瓶颈是不行的,会碰壁。

好比现在的CPU,在主频上就到了一个瓶颈区。

第二个是AU模型(下图),一个新产业,在初期以产品创新为主,在后期以工艺创新为主。

AU模型的主要威力是它提出的主导设计的概念。通过大量的产品创新,会产生一个具有主导地位的产品形态,而主导设计是什么样子,在它出现之前,很难预测,在它出现之后,你再去做和主导设计违背的设计,费力不讨好。

大家想想,智能手机这一块是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对业界,还是对消费者来说,IPhone这种智能手机的形态是横空出世的(当然,事后大家发现并不是横空出世的,这个在后面会分析为什么)。现在的智能手机,长的都和它差不多,这就是主导设计。PC上的Windows,搜索引擎中的Google式搜索模式(Google之前,搜索引擎以目录搜索为主),也分别是对应行业的主导设计。

第三个是技术扩散曲线(见下图)。新产品的接受,是从创新者开始的,先后经历早期采用者、早期采用人群、后期采用人群、迟缓者,得到普及,成为日常用品。

这个观点很朴实。我们来挖掘它的价值:当一个产业刚兴起时,主要角色是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滔滔不绝的也是他们,他们站在自己立场上去看问题,发表观点及受采访。而作为市场的主体:早期采用人群(早期大多数),后期采用人群(后期大多数)还没有参与进来。这就导致一个陷阱,如果你沿着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的观点、想法去做的话,很可能做出的不是沉默的大多数所需要的。

再看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2005年之后各公司赚钱普遍轻松,这正是技术扩散到达了主流人群的时刻。购物的,玩游戏的,看新闻的,搜东西的,主流人群一个个的到来让互联网活跃起来。当然,各主流人群接纳互联网的时间段有差异。

这就是第四个洞见(见下图)。早期用户和主流用户区别很大,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鸿沟”。如果你用做早期用户的手法去做主流用户,那么很抱歉,个屁的概率很高。

第五个是Christensen的创造性破坏模型。有两个技术,一个是主流技术,占领了主流市场,一个是野鸡技术,活在野鸡市场上。野鸡技术是向上发展的,一旦野鸡技术达到了主流技术所能忍受的水准,而那时,人们突然发现,野鸡身上有主流技术所无法提供的优势,市场就会发生非常剧烈的变化。

我们看看苹果的路线。ipod,iphone,ipad 一路走来,如果从苹果公司历史来看,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个发展路径是很合理的。但是,当你站在当时去看,会吃惊的说:“这丫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野鸡?”就比如,iphone初出时的反应:“这SB玩意,电话都打不好。”“苹果妹,看看诺哥的身板,吊车压不坏。”

下面这个图是我画的。把创新者的破坏模型和S曲线结合起来,以旧技术为指标,往往决定性战役在新技术接近、但不敌老技术的时刻产生,而不是在新技术匹敌老技术时产生的。原因很简单,用户对产品有期望值,达到了期望值就可以接受,达不到期望值,看都不会看你。主流技术往往超出了期望值很多,当它鄙视新技术在主要指标上和它相差很远时,而新技术正一点点接近用户的期望值,直到突然有一天达到了用户的期望值,而突然爆发。那时候,老技术再去反应,已经来不及了。

罗嗦了这么多,为了得出观点2:

观点2:在强烈的产业变化时期,主流观点是不靠谱的。

观点2和观点1一字不差,好吧,为了体现差异,再补充几个字:

主流公司也是不靠谱的,突破性创新往往是在利基市场上在野鸡公司长大的,而不是主流公司。

这个的详细解释可以看Christensen 的《创新者的窘境》。

回到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个词我觉得提法有问题。

本来是个浪潮,这么一提,就变成浪花了。

为什么说它是浪花呢?看大家现在的关注点。工具啊,占入口啊。这么多目光集中在这里,像极了当年互联网门户抢占入口的运动。要悲剧。互联网搞了十几年,那么多优秀的人拼杀了这么久,拿得出手的三个公司年度收入加起来也才千亿。IT总产值近10万亿,可不就是三朵浪花嘛。

那么,什么是浪潮呢?

小型化、无线化、智能化。

移动互联网仅仅是这个过程中的小浪花,这一浪潮扫过,很多行业,很多细分领域都会被颠覆。

今天,计算终端形态从PC机向掌上设备迁移,那么明天,就是IT 10万亿这个大盘子里另一块千亿规模的市场发生变迁,由一个硕大的设备,变成一个巴掌大的设备或者更小的设备。如果这个小设备能够满足大设备用户的主要需求,那么它的小的产品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达到主流用户主要需求的那一年,就是颠覆市场的那一年。

做胃镜,一根管子插到胃里,很痛苦。胶囊胃镜,胶囊大小,在肚子里旅游一圈,照一堆照片出来,又不痛苦,获得的数据更多。

如果把机器人做到很小,直接能进入血液里,代替免疫系统来作战,可以战胜多少疾病?

这是浪潮。这种浪潮会横扫整个社会。

趋势是这样,那么怎么参与其中呢?

在主导设计出现前,产品形态的变化规律难以把握,但是模块的变化规律确实很容易把握的。

模块的变化:更小,更强,更易用,更方便,更便宜,更节能。当很多个模块都在发生这样的变化时,这些模块可以组合成很多新形态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能够在利基市场(野鸡市场)上顺利成长,向主流市场的征伐是时间问题。

智能手机是浪花,是催化剂,它会帮我们培养用户使用小型设备的使用习惯,帮我们完善人和小型设备的交互模式和交互体验,它的发展会让无线通讯加速发展,会让小型计算设备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计算能力飞速提高,会让这方面的人力成本变得便宜。

将目光更多的盯在那些大设备上,用我们的小模块,组成新的产品形态,去取代它们。在它(大设备)的立场上,你是外行,但是,一旦你能满足用户的主要需求,那么你就成了市场的主导者了,那时,它就是外行了,而你,是规则制定者。

Thinking in module!

 

作者:xiaotie , 集异璧实验室(GEBLAB)

出处:http://www.cnblogs.com/xiaotie/

 

PS: 下一个时代,必然是小型化, 无线化,智能化。这要求在云服务,数据分析技术上有所建树。在设置这一方面,由硬件生产商去实现与优化,而至于我们这些IT从业者,我应该应该去深入研究数据分析,用户心理与行为、机器学习等智能相关算法与原理。可以想象一下,你的这方面的经验与研究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会多大的效益!从这里找到有利于我们的利基市场

大数据

所谓大数据,有一个目标,你有一些需求,你想从数据里面得到什么,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概率的形式呈现出来。

应该范围很大,可以在各个领域里进行,然后针对性的推出特定服务,满足消费需求。能极大的方便用户生活。

在个人用户而言,能通过对我数据的分析,能了解我的喜好,着重为我服务。同时,个人用户也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对互联网上的数据进行分析,精确化自己的需求,为自己的行动和计算提供更精确的预计。

 

大数据里,我能做什么? 专为个人定制数据分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