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眼球运动可以准确掌握此人在看什么

眼球运动研究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思想,即人的目光一次只能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这个小范围我们称之为“视觉距”。

我们在读书时,目光中一次只能进入一个关键字以及左边4个字和右边的15个字。我们的目光就是从这样的一组字跳跃到另一组字,然后在上面停留片刻以看清楚每个字。我们之所以能够把目光聚焦在那一部分文字上,是因为眼睛中的大多数传感器——那些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进行加工的感受器——集中在视网膜中央一个叫做中央凹的微小区域里。这就是我们读书时眼球移动的原因。

如果你能跟踪某人中央凹视网膜的运动以有其注视的内容,你就能够极为准确地掌握此人到底在看什么,到底在吸收什么信息。

 

PS:

由此可见,在网站、软件等产品设计时,并不是页面越复杂越好!需要合理的安排空白与内容。尽量吸引住用户的眼球!

眼球

流行浪潮

在流行浪潮中,信息传播者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些信息传播者能让信息传播开来,但信息的内容也非常重要。一则信息成功的因素就在于其“附着性”。它能决定一则信息如饭菜、电影、产品是否令人难忘,是否促成变化,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在广告行业里有一句座右铭,任何人至少要看过6遍广告,才能记住其内容。

 

      人们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如何使信息更易传播,即如何使我们的产品或者观念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但是要把消息传播出去,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于怎样确保消息不会从听者的一个耳朵进,而后从另一个耳朵出去。信息有了附着力就意味着它会对人产生影响,你就不能把它从你的脑海中赶出去,也不能随便把它从记忆中清除出去。

      消息本身就会传播,前提消息是人们需要的信息。保罗-里维尔发起了一场口头信息传播浪潮,他使用的那句话是“英国人就要来了”。如果他那次骑马夜行是为了告诉人们他正在降价出售自己银器店里的产品,尽管他极富个人魅力,也不可能把马萨诸塞州的乡村地区都动员起来。

       附着力听起来好像应该一目了然。大多数人为了让听众记住自己的讲话内容而加强讲话的语气,我们会放大声音,或者会重复讲话内容。销售人员的感受也是如此。在广告行业里有这样的一句座右铭,任何人至少要看过6遍广告,才能记住其内容。这句话对可口可乐公司和耐克公司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家公司都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用于市场营销,而且也支付得起所有媒体上的广告和对自己的报道。但凭借有限的预算要想使事物具有附着力,是否还存在其他更微妙、更容易的办法呢?

        我们来看一看直销领域的做法。公司付费给杂志社为其刊登广告,或者发送附带优惠券的直接邮寄广告,希望读者剪下来,并附上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寄回公司。让消费者知道产品信息并不是直接销售的困难所在,困难在于让消费者花时间去读广告,记住广告,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为了弄清楚哪些广告效果最好,直接业务员需要进行广泛的试销活动。他们可能会把同一则广告制作成十几种不同的版本,然后在十几座不同城市同时进行宣传,然后比较这些城市对不同广告版本所做出的反应。传统广告商对于一则广告是否成功视线就有一定把握,这涉及幽默感,色彩斑斓的画面和名人对产品的赞誉。相比之下,直销业务员没有这类事先概念,因为邮寄回来的优惠券数量或对电视广告做出响应而拨打800电话号码的人数能给他们一个客观的、真实的效果衡量。在广告领域,直销业务员对广告的附着力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一些关于如何使产品深入到消费者内心的最为诱人的结论就是他们的工作成果。

比如,20世纪70年代有一位传奇式的直销业务员,名叫莱斯特·旺德曼。他在哥伦比亚唱片邮购公司的发言中,向麦迪逊大街的麦肯广告公司发难。哥伦比亚公司过去是,如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购公司之一,自从公司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旺德曼一直负责广告宣传业务。然而,哥伦比亚公司决定聘用麦肯公司制作一系列电视商业广告,以支持旺德曼政治创作的直销印刷广告。这些商业广告不是插播在夜间节目里,也没有800免费电话,它们只是标准化的电视画面,目的只是要唤起人们对产品的意识。旺德曼心里不是滋味,这一点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他从事哥伦比亚公司的广告工作有20多年了,丝毫不愿意把任何一点业务拱手让给竞争对手。他也不相信麦肯的广告会给哥伦比亚公司带来任何实际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议进行一次实验。他说,哥伦比亚公司应该把本公司在《电视指南》报和《列队》杂志当地版上所做的广告在全国26个传媒市场上补全,应该允许麦肯在其中13个市场上宣扬其“呼唤意识”的电视商业广告。在其他13个市场上,旺德曼将宣传他自己的一系列电视广告。谁设计的广告在当地《电视指南》报和《列队》杂志上回应率增加最多,谁就赢得所有的业务。哥伦比亚公司表示同意,一周后,他们把结果制成了表格。旺德曼的市场回应率增加了80%,而麦肯只增加了19.5%。旺德曼大胜麦肯。

旺德曼取胜的关键在于他所谓的“猎法宝”。在《电视指南》报和《列队》杂志上的每一则广告里,他都让艺术总监在优惠购物单的一角画一个金色的小盒子,然后,他的公司在一系列电视广告词里告诉大家“金盒子的秘诀”。观众被告知,如果他们能够在自己买的那份《列队》和《电视指南》上找到金盒子,他们就可以免费写信获得哥伦比亚公司产品清单上的任意一张唱片。旺德曼总结说,那个金盒子就是触发器,它给电视观众一个理由去寻找刊登在《电视智囊》和《列队》杂志上的广告。它也把哥伦比亚的电视广告稿和杂志广告连接起来。旺德曼写道:“这个金盒子使读者变成了互动广告体系中的一部分。观众已不仅仅充当观众的角色了,他们也成了参与者,就好像是在做一个游戏…..可见,这项活动的效果多么惊人。1977年,哥伦比亚公司在杂志上刊登的长期广告中,没有一则带来效益。1978年,有了金盒子电视支持,每份杂志广告都开始带来效益,这样的突然好转简直是史无前例的。”

如果大家能仔细研究一下能促发流行潮的观念或信息,就会发现那些使之具有附着力的因素常常都是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东西,就像旺德曼的金盒子。想一想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里学家霍德华·莱文瑟做的恐惧实验。莱文瑟想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说服一组耶鲁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去注册破伤风针。他把这些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所有同学发了一本7页的小册子,上面解释了破伤风的各种危险性和打预防针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大家,校医院卫生中心为有兴趣的同学免费注册破伤风针。这些小册子有几种版本:有些学生拿到的是“高恐惧”版本,里面使用了夸张的文字来描述破伤风的症状,还配有一些彩色照片,照片上有个重病患儿,还有几个使用导尿管、鼻管、并带有气管切开手术伤口的破伤风患者;在“地恐惧”版本里,描述破伤风危险性的语言非常低调,而且省去了照片。莱文瑟想看看不同的小册子对学生们如何看待破伤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他们去医院注射预防针的可能性影响。

它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计到的。后来,当再次发给这些同学问卷时,大家看上去都对破伤风的危险性有了很好的了解。而那些得到高恐惧册子的同学更加相信破伤风的危险性,更加相信注射预防针的重要性,更有可能想去接受预防注射。当然,莱文瑟调查到底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打预防针时,所有这些差异都消失了。实验1个月后,几乎没有什么实验对象——仅有3%的人——真正去卫生中心接受预防注射。不知什么原因,这些学生竟然忘记了破伤风的危险性,所以他们得到信息后,并没有采取行动。可见,该实验不具备附着力。这是为什么?

如果大家之前并不知道存在附着因素,就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册子上给学生们提供的解释一定有问题。我们可能会想,用吓唬的方法是否合适,是否社会上人们忌讳破伤风,所以学生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身处危险之中,或者也许是学生非常害怕医疗本身。不管怎么说,只有3%的同学做出反应,这一点表明,要达到目标,脚下的路还很长。但附着力因素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它表明,问题可能根本不在于对整个信息的理解,可能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小金盒。果然,当莱文瑟重复这个实验时,他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动就使得接种率提高到了28%。他只是附了一张校园图,在校医院大楼处画了一个圈,并列出了接种的具体时间安排。

这项研究出现了两个有趣的结果。第一,有28%的同学去接受注册,而且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里去打预防针的人数相同。高恐惧组册子的说服力尽管很大,却显然与目的不想干。学生们不看骇人听闻的照片心里也明白破伤风的危害,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第二,有趣之处在于所需要的是在介绍过程中做一些微妙的但却关系重大的变动。当然,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早已经知道卫生中心的位置,而且毫无疑问,他们都去过好几次。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学生们是否有谁真正使用过这种地图。换句话说,发起预防破伤风流行潮所需要的不是铺天盖地的新信息或额外信息,学生们需要知道如何把破伤风一事合理安排到自己的生活里;增加一张地图和注射时间安排后就把小册子从一堂抽象的健康危害课——这堂课与他们以前听到过的无数的其他类似的理论课没有区别——变成了一个针对个人健康的实际建议。一旦建议变得实际而且符合个人需要,它就会令人难忘。(最后一句话,信息本身要具有价值并且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这有点类似定位理论)

任何观念要对人产生震撼作用,关键之处都在于其内在质量。在所举的实例中,没有一个在叙述内容上做出较大的改观。相反,他们使信息得到广泛接受方法只不过是在意思表达上做了一点边缘修改——如果你认真考虑材料的结构和形式,就能大大加强其附着力。霍华德·莱文瑟为了让学生接受注射,并没有付出成倍的努力,只是增加了一张地图和日常注射时间。个别人物法则认为,社会中存在个别能发起流行浪潮的特殊人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特殊人物。附着力给我们的教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种包装方法。

 

PS:

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广告商都采用类似“金盒子”的作法。比如说在广告中附加一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让广告客户来解题,如果答对了,就有机会获得广告主的某份奖品。这个“金盒子”的作用就在于吸引客户的眼球,让客户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其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样就会大大加强广告效果,加强广告主在用户心中的定位。

对于软件行业来说,我们已经看到过很多有用的方法,比如在论坛里,你完成某个推广任务,你就能获得积分,就可以查看某些等级积分要求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是要有价值的),这样就促使客户去发挥自己的资源,完成论坛的推广。这个推广任务可以包括通过某个URL进行用户注册,或者是访问网站;写一篇软文,发布到自己的博客上和推荐别人购买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不过要着重强调的是,你的产品要对客户有吸引力。这才是根本。因此产品很重要。

创业者更得如此,首先得有一个在某利基市场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有这样一群需求者。然后你才能通过各种推广手段去推广你的产品,占领市场。初创企业没有大量的资金去在各种媒体上做广告,只能通过产品质量进行病毒式营销来发展公司。

0020560028

超感染力

观察事物时伴以简单的身体运动能对我们的感受和思维产生巨大的影响

说服工作往往是通过大家不喜欢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微妙的、隐藏的没有付诸语言的东西。

 

超感染力是一种人们几乎没有意识到的基本生理能力。就像所有专业人员都应该具备某些特点一样,有些人对超感染力的掌握比别人要强得多。人们常说某人非常具有个人魅力或者说服别人的能力,一部分意思是指此人能把别人纳入自己的节拍,而且还能决定谈话的范围。一些研究发现,那些与教师很配合、同步运动程度高的学生比较愉快、学习热情比较高、学习兴趣比较浓,而且比较容易与老师相处。

 

当两个交谈时,他们不仅在生理和听觉上和谐一致,而且也在进行模仿活动。如果大家看到带有笑脸或皱眉的相片,他们也会回应以笑脸或皱眉,尽管可能是肌肉的轻微变化,但是通过电子传感器可以捕捉到。如果我不小心用锤子砸到自己的拇指,看到这一情景的大多数人的面部都会出现痛苦的表情:他们实际上是通过移情在模仿我的情绪状态。我们这种互相模仿对方表情是表达支持和关心的一种方式,甚至还有更基本的作用,那就是,它是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模仿也是人们相互感染情绪的方式之一。情绪具有感染力。通常认为,面部表情反应内心世界。因为我开心,我才会笑;因为我伤心,我才会皱眉。这时,情绪是自里向外流露的。但情绪的感染作用表明,情绪也可以由外向内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让你笑,就能让你开心;如果我们让你皱眉,就能让你伤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绪又是由外向内影响的。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管你是开心也好,还是悲伤也好,这些问题你现在都没能有办法去解决,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心情沮丧。很有可能因为你的沮丧,进而影响到了你身边的人心情沮丧,使得气氛很压抑。如果你心情愉悦,并认识到事情还有希望,让身体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开心、喜悦的情绪状态,你身边的人可能因为你的开心而开心,进而使得整个环境开心,使得事情向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慢慢的事情就有解决的途径!所以,让我们都由内而发的开心起来,沮丧也是过,快乐也是过,为何不选择快乐呢?!

 

经常对自己笑,让自己表情微笑,每一天,你都会很开心!这就是正能量!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自己开心快乐,并影响你身边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家人,你都是在自我修身!当正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是你爆发时!

 

今天你微笑了吗?!开心了吗?!

开心的笑

微弱关系的威力

        社会学家马克· 格兰诺维特,在他1974年的著名研究《找到一份工作》(Getting a job)中,格兰诺维特访问了波士顿郊区几百名职业工人和技术工作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就业经历。他发现有56%的受访者是通过个人关系谋得职位的。另外18.8%的人是利用正规渠道——招聘广告、猎头公司——找到工作的, 大约20%的受访者是自己直接去申请职位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个人关系,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格兰诺维特感到意外的是,他发现这些人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都属于“微弱关系”。那些利用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人当中,只有16.7%与自己的求助者(如果此人是自己的好友)“经常”来往,有55.6%的人只不过是偶尔见到自己求助的人。还有28%的人“很少”见到帮自己牵线的人。而且,通过朋友介绍通常都找不到工作,一般都是靠仅有一两面之交的人找到了工作。

 

         这又是为什么呢?格兰诺维特认为,要想了解新工作的有关情况,或者有关工作的新信息或新想法,“微弱关系”总是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毕竟,朋友与你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差不多。他们可能是你的同事,就住在你的附近,去同几家教堂,上同几所学校,参加相同的聚会。所以,能有多少事情是他们知道而你却不清楚的?而另一方面,你们只是认识而已,也就是说,与你生活的圈子大不一样,他们很可能知道一些你不了解的情况。 即:

相识人数的多少代表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相识越多,你的社交能力越强。

当然,这一法则适用于求职以外的其他领域。

 

通过上面的了解,你很可能和我一样,才认识到“微弱关系”的妙处,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多认识一些人呢?!怎么样去认识新的朋友,怎么样去保持这种“微弱关系”呢?

认识新的朋友其他并不难,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加一个QQ群,比如说关于营销,房地产,金融等各个行业或领域(如果你不知道有哪些行业与领域,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一下)。我个人平常喜欢看点小说,弄弄软件,学学心理学等,所以,加个小说群(最好是同城群),写几个软件发到某些群里,都是一个认识新朋友的好办法。

要维护这些“微弱关系”其实也很简单,每当过年,过节了给朋友们发个祝福邮件,写个问候短信,都是很好的做法。当朋友生日了,给他发个电子贺卡,送个音乐,相信朋友都会很高兴的。

那还等什么呢?!就从现在开始吧!

fcfc8f8c307728c0823c4a994e9814ce

神奇的六步分离法

在很大程度上,发起任何一种社会流行的成功要取决于信息传播者所持有的社交天赋。传播同一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

The small-world problem (微型世界问题) 是指人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我们是否属于各自孤立的世界,顺着自己的轨道同时生活着,因此,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联都相当小,并且心理距离很远?还是我们所有人都被编织在一张无所不包、彼此紧密相连的大网上?

你对此问题如何看待?

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社会学家史泰林·米勒格曼为了研究 The small-world problem (微型世界问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随机选出160个普通人,各发一个邮包,接收人叫约翰,住在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的沙伦市。米勒格曼让被测人用社交链把这个包裹交到约翰手上。具体方法是:拿到邮包的人,先在邮包背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然后,交给或寄给某个亲戚朋友,前提是收到邮包的人有可能接触到约翰。比如,你住在奥马哈市,但有一个堂史住在波士顿近郊,就可以把邮包寄给他。因为波士顿属于马萨诸塞州,堂兄认识约翰的可能性比你大。他不一定见过约翰,或许他的社交圈里有认识约翰的人。
约翰每次收到一个邮包,都会按约定计划,立刻寄还给米勒格曼。通过邮包背面的姓名和地址,米勒格曼就能查出每只邮包经过多少人转手。160个包裹从中部到达东部,跨越大半个美国,你猜这一路平均需要多少中转人?
他仔细研究所有的邮包,米勒格曼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大多数邮包仅需五六次中转,就能到达目的地。这就是社会学中著名的六步分隔法则。

六步分隔的发现,让人们认识到地球村原来很小,人与人的联系比想象的要密切得多。远在天边的陌生人,离我们也不过几步之遥。

六步分离法则并不是说每一个与其他人之间都仅仅有六步之隔。他的实际意义是,某些个别人与其他所有人的相隔仅几步之遥,我们就是通过那几个个别人物与世界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