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提前幻想自己要做到多大的规模,要慢慢发展,走一步看一步——时间未到就大肆拉人入伙的想法使很多公司走上了绝路。同时还应该避免井喷式成长——这会使你扩张过头,错过最佳规模。
小公司并不只是一个跳板,小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
Ignore the real world
“这在现实世界是完全行不通的。”当你向人们介绍一个新创意时,人们总是这么说。
这个“现实世界”听起来让人如何沮丧,貌似所有的新创意、新提案以久外来的概念总是会在“现实世界”中碰壁。在这里,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都是那些人们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事物,即使这些东西已经漏洞百出或陈腐低效。
撕开这个“现实世界”的遮羞布后,你会发现栖居其中的人们都充满着悲观和绝望的情绪。他们期待看到新概念被斩落马下,他们认为这个社会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变革,也无力引发变革。
更糟的是,他们想给其他人灌迷魂汤,让人们也陷进他们的坟墓里。如果你对未来充满期待并野心勃勃,他们就会试图说服你不要为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去浪费时间。
不要相信他们。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现实”的,但并不意味着你也要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中。
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因为我们公司在很多方面就没有通过“现实世界”的测评。在“现实世界”中,你不可能让十几个员工分散在两个大洲的8个不同的城市办公;在“现实世界”中,你不可能不靠任何销售人员或广告投放就赢得上百万的客户;在“现实世界”中,你不能将自己的成功秘诀透露给其他人。问题是这些我们都干了,并且干得轰轰烈烈。
“现实世界”并不存在,那只是个借口,只是某些人为了开脱自己的无所作为,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上面文字摘自:《rework》 p11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感慨:
很多你想做的东西都可以尝试去做。在做之前,你先做个小调研,这个东西现在行市场上有吗?都有哪些功能,你用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你用着最不舒服。在这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去将这些不舒服的东西改正,然后做出你自己的优势,然后就发布出去吧。
举个例子,我现在想要做的有几块:贺卡在线制作,在线考试,邮件群发,局域网语音工具。就拿邮件群发而言,我需要现实以下几个大功能:
然后在销售策略上可以以平民价来进行。同进可以在线进行的操作。编程语言可以采用python,可以发布客户端版以及网络版。
今天早上还是按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拿出这本书——《就这么做产品》——出来看,看着看着发现怎么到参考文献了?突然才意识到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每天看一点,每天学一些,积累起来到今天看完了。
看完后感觉脑袋里有所得,但又好像不明确,要说出来大概我学到了什么,需要想一想。
整本书从产品需要开始分析,涵盖开发,测试,营销等IT产品的各个方面,可谓是全。
产品开发要结合市场实际,要出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早出一版本,去占领市场,然后根据用户反馈等信息,不断的去修正产品,终于完善优化产品,并在市场上站住脚根.
怎么样去判定一个需求:你现在感觉麻烦不方便恶心的事情里都包含着一个需求,就看你如何去解决。
细分市场,定位目标客户,产品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使客户满意。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问题识别->信息查询->备选评估->购买决定->购买之后
低成本规模经济,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渠道,策划),山寨模式(模仿,整合,草根精神),产品设计简单为美
责任要落单
先予,后取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观点,即生命的意义见仁见智,不可胜数,每种意义都可能有其不实之处,也无人知晓生命的绝对意义,所以任何能为人用的意义就不是完全错误的。
萨特暮年曾自省道,“生活给了我许多,同时也让我明白,这一切并没有什么意思”。胡适甚至说,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是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其他三人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技术出身,最终创业成就了两家财富500强企业——京瓷集团和日本的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
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日】稻盛和夫)
人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炼灵魂。
在生活中为欲望所迷失、困惑,这是人类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名誉,甚至乐此不疲。
的确如此,人活着就必须衣食充足,而且,需要有能保证自由生活的金钱。此外,盼望出人头地,也是人生的动力之一,这也不应该一律加以否定。
但是,这些只限于今生,即使积攒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去。今生之物只限今生。
如果说今生之物有一样永远不灭的东西,那不就是“灵魂”吗?!在迎接死神的时候,人不得不舍弃今生建立起来的全部地位、名誉、财产,只能带上灵魂开始新的旅程。所以,当有人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我毫不犹豫、毫不夸耀地回答,“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人生在世,直到终要咽气的那一天止,都是在体验各种各样的苦于乐,在被幸与不幸的浪潮冲刷中,不屈不挠地努力活着。把这个过程本身当做“去污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炼自己的灵魂,带着比初到人世时有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我认为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的修炼,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的存在着。
人生在世苦难多!人有时可能会憎恨神佛,为什么 只有我吃这样的苦头?但是正是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有必要认为正是这样的苦难,才是对修炼灵魂的一种考验。所谓劳苦,正是锻炼自我人性的绝对机会。
能够把考验当到机遇对待的人——也只能这样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当做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所谓今生, 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到的场所。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修养,磨炼灵魂。
而在我认为,我个人比较赞同胡适的观点,人生本无意义!你给它什么意义就是什么意义。人生苦短,所以我们需要快乐。压力也好,愁苦也罢,终究会有其解决之道,努力去尝试,不放弃,同时保持一个平常的心,不狂喜,不怒,不悲,用心地体验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 我觉得这才是人生应该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你想做什么,就成了你人生的意义!
学会发现自己内在的声音,将会是我们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