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习惯论

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人类的资产基本可以分为:物质资产、金融资本、人力资本

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可以自由选择,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可见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 们竟然会放任这些伤害戳在我们心上。

未来是值得期待

对未来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就不会失望。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呢?为什么一定要结婚生子呢?为什么一定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呢?我感觉可以找一些其它有长远意义的事情。

人说“乱世出英雄”,我在中学时,也听老师说过“国家不幸诗家幸”。

未来几十年,世界上应该会涌现出非常多跨领域的大师,就像春秋战国时代一样,或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达芬奇、伽利略以及牛顿、莱布尼茨所处的时代)。

在盛世中,所有的英雄必须安分守己的推动经济机器运转,否则根本无法维生,甚至被政府的暴力机器打压。这种时候,整个社会都是鼠目寸光!

在乱世中,政府内忧外患,自顾不暇,常常是按住葫芦起了瓢,随着管控成本的上升,力度也会大幅下降。人们的思想逐步得到解放,大家会深刻思考一些大问题,人们相互交流更加频繁,社会变得更加包容,一定会给社会和个人指出更多新的方向。总之,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关于需求

乔布斯说过一句名言:问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只有当你把新事物拿到他们眼前,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它。他的意思就是开发未知领域,再把消费者领进去,他们会惊叹新世界是多么美妙,而你就成为这里的王者。

马斯克为什么在短短几年中,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做的都是前无古人的事情: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电动车、第一个建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第一个卫星上网服务,第一个要把人类移民到火星……他的每一个新领域都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一旦做出成果,他就独享这些地图上新多出来的面积。

下一次当你查看地图时,请寻找地图以外的未知领域,那才是建功立业、发展壮大的地方。否则,你只看到现有的世界,你的人生就被局限在那里,为了赢得零和游戏,与对手拼死竞争一点点空间。

人才ROI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构建好的配置,配置好的生产要素,让公司有最高的ROI,并且给每个人提供好的ROI,所以公司的核心竞争是ROI的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只要ROI好,薪酬越多,说明回报越好,这跟投资一样。所以我们一直跟HR部门说,我们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我们主动要求HR部门至少每年要对市场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市场薪酬在业内领先。当然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过来要求公司必须能把这些人配置好,发挥好,但这正是一种进取的姿态。

人生如梦

下面的文字摘自别人的channel, 我觉得写得很好,就收录下来,以后多回看,提醒自己

做了一个梦,醒来后我努力回忆,却发现最后一个场景的印象在变淡,倒数第二个场景的印象逐渐消失。

梦就像内存中的数据,如果不能写到硬盘上,断电就消失了。

人生也像一个梦,如果这辈子没有留下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没有影响过别人从而留在别人的记忆中,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人就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古人把立德、立言、立功称为“三不朽”。

过去我看了很多名人传记,常常会为自己不能为世界的进步做点什么而焦虑,我发现很多天才在30岁之前就取得了重大成就,而我在接近这个时间点还一事无成。

其实这个容易理解,我想要做的是对人类有长远意义的事,这需要我爬上前人的肩膀,看清哪里还有我可以帮上忙的,在时机成熟以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因为当下人类积累的经验比过去要多得多,爬上前人的肩膀,比过去需要更长的时间。查漏补缺需要时间,因为很多我们想做的,可能都有人做好了或者正在做。

所以,不过三十而已,不必过于焦虑。让我焦虑的是,这些年,我的好奇心越来越淡了。

我感觉中国人整体上很难推动世界进步的原因是,在有好奇心的时候(25岁之前)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知识和经验、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25~60岁)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等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以后(60以后)却没了好奇心……